行業整合加速,東航、南航引入外航伙伴日趨明朗
2007年5月與去年同期相比在航班數上增加了5個百分點。根據OAG國際有限公司,這家全球航空運輸信息管理發布機構的統計,報告期內新增了11.38萬架次的航班以及令人驚訝的1770萬個座位的增長。
OAG的執行總監鄧肯·亞歷山大評論說:“從行業的角度看這種健康的增長預示著美好的發展前景;數據可能令人吃驚,但是航空公司僅僅只是滿足了旅行者的空前需要而已。”美國航空業負責人確實警告稱,該行業要預計到以消費者為首、對該行業環境影響的抵觸情緒,與歐洲消費者對碳排放日益加劇的擔憂相仿。
但在中國,類似的擔憂尚未出現,航空業者擔憂的是如何進行航空公司之間的整合,如何引入戰略投資者,從而有更強大的實力與外航對峙。
根據OAG提供的數據,與去年5月相比,中國國內航班數增加2.29萬架次(18%),座位數增加320萬(18%);往返中國航班數增加5600多架次(17%),座位數增加100萬(12%)。
東航引資旨在提升運營效率
航空業分析師認為,目前中國航空市場仍在迅速增長,成為戰略投資者進入的樂園。首先,供求關系健康,國內消費升級趨勢和2008年奧運會有望帶動旅客周轉量出現加速增長;其次,長期油價趨于平穩,運營成本的增加幅度將會趨緩;,人民幣持續升值有助于降低巨額外債帶來的財務費用。這些因素都使得航空業的宏觀環境未來將繼續得以改善。
自國航與國泰航空重組成為事實后;股改后東航將引入新加坡航空作為戰略投資者的計劃也已經明朗化。
東航昨天(14日)發布的澄清公告中稱,東航控股股東近日就引進戰略投資者事宜向國務院國資委有關部門進行了咨詢,目的是“為了排除法律法規和政策方面對于引進戰略投資者的障礙”。
但新加坡航空公司的新聞發言人出言謹慎。新航公共事務部副總裁福肖表示,兩家航空公司(新航和東航)正在商談可能合作的事宜,不過目前尚未作出建立任何其他關系的決定。
這自去年7月就談了許久的戰略合作,已經快接近披露階段。如果交易成功,新航將更大程度地參與誘人的上海航空市場,以此作為幫助東航進行重組的回報。
上海的航空潛力仍在增長,與去年5月相比,僅上海和北美之間增加59次航班(17%),2.18萬個座位(23%),而北京和北美之間增加83次航班(16%),1.5萬個座位(10%),兩個城市之間國際航班增長情況相去不遠。而東航已由區域性的航空公司轉變成全國性航空公司。
東航集團辦公室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人士對記者表示,雖不能透露戰略投資合作的進展,但肯定引入戰略投資者有極大好處。“一方面有助于資產負債表的改善;另一方面先進管理理念和經營模式的引入將有助于加強國內航空公司對成本的控制力度,提高運營效率。”
根據相關規定,戰略投資者的收購折價,不得大于被收購公司前20個交易日A股平均收盤價的10%。這被外界認為是東航所指的“法律法規方面的障礙”。
此外,根據香港聯交所資料顯示,4月20日至5月3日期間,國航母公司中航集團,通過其在香港注冊的全資子公司中國航空(集團)有限公司多次增持東航H股,累計買入約5236萬股,買入均價約2.31港元,令其在東航H股的持股比例由4.92%增至8.26%。在東航股價一路飆升的情況下,新航入股,無疑要增加更多的投入。
南航牽手法航欲補貨運短板
南航的公告則稱,該公司正就建立合資貨運航空公司與法國航空公司進行商討,但尚未達成任何合作意向或協議。
日前有關媒體報道法航正與南航進行談判,建立合資貨運公司業務。南航今日(15日)的澄清公告證實確有其事。
目前國內三大航空公司中,只有南航沒有專業航空貨運公司,國航旗下有國貨航,東航旗下有中貨航。而南航近鄰深圳航空旗下的合資貨運航空公司翡翠航空正在大肆搶占華南地區的航空貨運市場。
南航原本就計劃將貨運業務獨立運營,并引入戰略投資者。2004年8月由南航控股,與白云機場合資組建的廣州航空貨站,是主要處理白云機場貨運業務的實體。但內部人士告訴記者,因體制原因,這一合作并非完全是兩家公司市場意愿所致,組建后因利益及管理糾紛,一直處于虧損狀態。即使到目前,仍處于籌建期。據本報記者了解,白云機場欲在今年退出,各自按市場規律開展貨運業務。
南航仍然希望在貨運上有作為。因此,當法航的董事長兼首席執行長斯皮內塔透露出法航與南航就建立合資貨運公司業務進行談判的消息后,更受業界關注。
尤其,南航基地所在的珠三角的貨運業務前景良好,是全球的出口產品加工基地,每年產生的航空貨物總量約500萬噸,至2010年有望增至1000萬噸,貨源充足;因區內還有貨運業務強勁的深圳機場和香港機場,競爭也較激烈。
香港機場托管珠海機場,并正與深圳機場商談合作,使得貨運優勢悉數流向香港機場。白云機場則在去年表示正與法蘭克福機場談戰略投資合作。
據悉,目前白云機場的貨運業務主要由機場臨時貨站和占30%股權的廣州航空貨站處理,2006年貨運處理量為64.5萬噸,同比增長8%,其中臨時貨站完成國內貨運量18萬噸和國際貨運量7萬噸,分別增長12%和19.8%,預計2008年國際貨運業務將遷至投產后的中性貨站。
國內航空巨頭掀引資高潮
更新時間: 2007-05-16 14:48:04來源: 粵嵌教育瀏覽量:6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