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國工業報》2007年5月16日報道:我國航天領域個全面的發展規劃——航天發展“十一五”規劃在近日經國務院召開的會議上獲得原則同意,并將于近期由國務院辦公廳轉發。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曾培炎指出,實施航天規劃,科學技術要先行。要集中力量辦大事,重點抓好載人航天、月球探測、新一代運載火箭、高分辨率對地觀測等重大科技工程。針對制約航天發展的瓶頸,努力攻克一批核心技術和共性關鍵技術。瞄準國際先進技術,超前部署前沿技術,加強航天科技基礎能力建設。必須堅持質量的原則,設計制造出高可靠、長壽命的航天產品,努力保證航天活動的安全、有效。
曾培炎指出,要積極推進航天科技產業化,重點發展通信、導航、遙感等衛星及其應用系統,完善發射服務、運營服務,努力形成天地一體、協調發展的航天產業鏈。充分發揮航天技術對國民經濟的支撐和帶動作用,盡快實現航天產業由試驗應用型向業務服務型轉變。擴大航天產業服務領域,提高資源共享水平,為廣播通信、氣象預報、海洋調查、國土資源、大地測繪、環境保護和災害監測等領域,提供穩定、連續、高性能的業務運行系統。
航天產業的健康發展,離不開體制改革與機制創新。曾培炎強調,要積極推進航天企業法人治理結構和科研院所改革,建立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相適應、符合航天事業發展規律的科研、生產、應用體制。推進投資主體多元化,鼓勵社會資金進入航天科研、生產、應用、服務等領域。要引進國外先進航天技術,拓展航天產品海外市場,積極參與國際空間事務的合作。加強航天法律法規體系建設。
有關專家認為,編制和實施好這一規劃,有利于提高航天產業規模、增強自主創新能力、擴大國際交流與合作,對于增強我國經濟實力和科技實力具有重要意義。
天津保稅區空港物流加工區是天津臨空產業區(航空城)的重要組成部分。近期,隨著濱海新區開發開放和空客A320項目的帶動,越來越多的國內外航空企業紛紛前往考察天津臨空產業區的投資條件,使天津空港物流加工區呈現出初步形成航空產業的聚集勢頭。
據了解,天津保稅區把吸引開發大項目作為重中之重,瞄準世界500強和國內500強,吸引了一批科技含量高、規模大、影響大、潛力大的項目在空港物流加工區落戶,投資密度每平方米超過500美元。由于大力發展循環經濟,并把能耗作為重要考核指標,實行環保一票否決等舉措,美國美林、中基漢斯、普洛斯,加拿大麥格納,日本豐田,意大利高利爾,我國中興通訊等世界500強和知名跨國公司、行業龍頭企業均表示看好空港物流加工區。
據物流加工區有關部門介紹,到加工區考察投資的國內外航空企業現已達到70多家,其中世界500強企業8家。有明確投資意向的30多家,已經注冊落戶的5家,總投資達2億美元。目前,新加坡新宇航飛機改裝維修、法國泰雷茲雷達、美國霍尼維爾航空電子設備、IAE飛機發動機項目,海南航空租賃、大韓貨運航空及貨棧等現代服務業項目正在積極推進。
航天發展五年規劃獲原則通過
更新時間: 2007-05-16 15:37:19來源: 粵嵌教育瀏覽量: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