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中國汽車產銷雙雙突破700萬輛,成為世界第二大汽車市場。不過,汽車社會的到來,也給環境、能源、道路、安全等造成了巨大壓力。探索中國汽車的和諧發展之道,全國“兩會”無疑是個場合。
關于“交通安全”
對交通安全問題十分關注的全國人大代表孫淑君說,駕駛員的交通安全意識、法制意識以及道德意識淡薄是其中的一個重要原因。
孫淑君說,很多的交通事故都和駕駛員超速行駛、超員超載、疲勞駕駛、酒后駕駛等違章行車行為有關。同樣來自于人的因素還有一些駕駛學校片面追求經濟效益,忽視安全、法制、道德教育,部分學員未經考試合格就取得了駕照,從一開始就是在制造“馬路殺手”。
除了人的因素外,孫淑君認為,道路狀況及交通工具方面總體安全技術水平還不高,低等級公路的交通安全設施缺乏,交通標志標線和交通控制設施不完善也是造成交通安全事故很重要的原因。此外,老舊車輛、改裝車輛、摩托車、拖拉機等缺少安全設施和安全性能較差的機動車也占較大比例。
代表委員們還特別強調要加強交通安全宣傳,強化運輸從業人員交通安全意識,要充分利用廣播、電視、報刊、網絡等新聞媒體,開展經常性的交通安全宣傳教育。同時建立有獎舉報交通違法行為制度。向社會公布舉報電話和獎勵辦法,鼓勵群眾舉報客車超員、貨車超載、超速行駛、疲勞駕駛等嚴重交通違法行為。
關于燃油稅
方案一旦推行,除了中央財政增加,其他地方都沒有增收。由于地方公路和道路管理人員都靠地方財政養著,只有一家得利,推行起來會比較困難。
“目前,國際油價正趨下跌,燃油稅改革的時機已逐漸成熟。建議國家加快燃油稅改革的步伐,爭取早日出臺。”全國政協委員、山東省監察廳副廳長孫繼業接受記者采訪時說。“燃油稅改革,至少有以下4個方面的好處。”一是符合稅費改革的方向;二是符合公平負擔的原則;三是燃油稅改革有利于節約能源;四是有利于治理公路“三亂”和根治逃費行為。
全國人大代表、中共海南省委原書記阮崇武6日說,地方財政無法在國家財政部和國務院有關部門制定的稅費改革方案中受益,是燃油稅遲遲不能推行的一個原因。海南是燃油費改稅制度的試點省份,于1993年12月9日發布了《海南經濟特區機動車燃油附加費征收管理辦法》,將養路費、過路費、過橋費、運輸管理費等四費合一,征收燃油附加費。
阮崇武說,海南目前的燃油附加費收入達10億多元,保證了資金的循環使用,對海南公路交通建設發揮了積極作用。他說:“方案一旦推行,除了中央財政增加,其他地方都沒有增收。由于地方公路和道路管理人員都靠地方財政養著,只有一家得利,推行起來會比較困難。”阮崇武建議國家在制定政策時考慮地方的利益,使措施更具可行性。
關于“公車改革”
“現在有一個比較嚴重的問題就是公務開支高。再窮的縣,一年亂七八糟加起來恐怕也要一兩千萬元的開支。還有一個公車消費的問題,這也是個制度性問題,需要從制度上加以解決。”湖北咸寧市委書記、人大常委會主任許克振代表6日上午在湖北代表團分組審議時說。
“我們有一個規定,哪個級別的干部坐哪種車只講價錢不講排氣量。”許克振說。 “那你坐多少錢的車?”坐在許克振對面的一位代表插話說。“正廳級坐三十萬元以下的,副廳級坐25萬元以下的,正處級坐20萬元以下的。” 許克振回答。“現在車子可降價了,同樣的價錢可以買更的車。”一位代表又插話。湖北宜化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蔣遠華代表說,他們公司原有300多輛公車,開支巨大。推動公車改革后,從300輛降到20輛,其余全拍賣了,極大地降低了開支,尤其是提高了行政效率和資金利用效率。蔣遠華說:“甩掉公車包袱才能把更多的財政資金轉移到公共服務上去。”
有代表提出,公車使用制度是可以改革的,但也要慎重使用貨幣化替代方法,可以多探索一些有效的手段。
“兩會”焦點:公車改革、燃油稅、交通安全
更新時間: 2007-03-14 10:15:12來源: 粵嵌教育瀏覽量: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