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聯通申請停止經營其30省市的全網無線尋呼服務——盡管BP機已在我市銷聲匿跡多年,這則消息仍引起廣泛關注。據重慶市通信管理局去年4季度報表顯示,截至去年底,我市還有7000余市民仍在使用尋呼業務。
這個數據和1998年尋呼業鼎盛時期的50家尋呼臺、150萬尋呼用戶相比,足以看出尋呼業的衰落。
從1992年重慶市電信局無線分局建成家126尋呼臺以來,15年時間里,重慶尋呼業經歷了大起大落,尋呼機逐漸被手機取代。
“嘀嘀嘀……”幾聲刺耳的響聲后,近的公用電話邊立即有人拿起電話,“喂,哪個給我打傳呼?”這樣的畫面對重慶人來說并不陌生。上世紀90年代中期,腰掛尋呼穿街過巷甚至半夜穿睡衣到處找公用電話的人滿街都是,而尋呼機則是當時“成功人士”和“時尚青年”的必需裝備。轉眼間,走遍大街小巷都很難找到一個尋呼機了。
“這是必然的,尋呼機只是一個過渡的通信設備?!笔型ü芫掷钣廊绺嬖V記者,時任市電信行業協會尋呼專委會主任委員的他,見證了重慶尋呼業的整個興衰。“當時手機太貴,一個‘磚頭’都要賣3萬余元。尋呼機幾千元的價格開始讓一些白領接受?!睂ず魴C由此暢銷。
1993年9月,家社會力量辦的泰笛尋呼臺成立后,尋呼臺便雨后春筍般冒了出來。短短幾年時間,重慶就發展了規模不一的50家尋呼臺。1998年,尋呼業迎來了鼎盛時期,當時的尋呼用戶總量達到150萬戶。此時,尋呼業進入成熟平穩的發展階段。不少大型國有企業和機關單位也申請設立尋呼臺作為內部使用,道航局、公安局、氣象局等單位均有了自己的專用尋呼臺。
好景不長。2000年開始,尋呼業走起了下坡路。2000年以前,尋呼服務費一般是中文機60元/月,數字機30元/月。2002年時,服務費降了50%,后來甚至降為2元/月。
市通管局1999年四季度報表顯示,當時尋呼用戶緊縮至82萬人,尋呼臺也降至43個?!澳莾H僅是個開始。后來用戶一季度就減幾萬人,尋呼臺也相互殺價?!崩钣廊绶Q,此后一兩年內,規模較小的尋呼臺倒閉,龍駒尋呼臺個悄悄關門,害得很大一批用戶一夜之間接收不到消息。有的尋呼臺合并或兼并,有的尋呼臺則把設備和用戶都賣了。
2003年底,96898、96981、191、128四個臺號停止使用,隨后數十家尋呼臺紛紛關閉或賤賣。2005年,藍盾、聯通、中鐵等僅剩的尋呼大佬們也開始申請退市。
BP新聞
繼幾年前申請191/192無線尋呼網絡服務后,中國聯通日前再次申請停止其他頻段的尋呼業務。信產部公示稱,已接到中國聯通申請,在全國30多個?。ㄗ灾螀^、直轄市)停止198/199、126/127、128/129無線尋呼服務。3月22日公示期結束前,如無用戶反映,信產部將批準其申請。
此次聯通申請的是其余所有頻段的尋呼業務,這意味著中國聯通將全面停止尋呼業務,并已完成在網用戶的清理和轉網等善后處理工作。
BP調查
尋呼機躺在倉庫作“紀念”
昨日,記者來到通信門面?械亍??咝慮??ㄗ印5蔽始笆欠窕褂醒昂艋??凼保??廴嗽幣恍α酥?骸霸緹筒宦裊耍?衷諛母齷褂醚昂袈錚俊?/P>
通信門面打出的“手機專營”等字樣,讓想買尋呼機的人望而卻步。終于,在科有通信門市,記者得到了肯定的回答:“我們倉庫里有尋呼機,但沒有尋呼臺了,要請示經理后才能賣?!?/P>
科有通信包經理介紹,那幾十臺尋呼機是幾年前賣剩的,放在倉庫里留做紀念。他回憶,尋呼機火爆的那幾年,對銷售商而言,天天都是春天。1996年至1998年那三年里,每天都有五、六十個市民買尋呼機,多的時候賣出100余個。銷售人員每天忙得暈頭轉向,暢銷款還只在幾個門面內互調。
BP生活
從前呼遍全城 如今單位專用
昨日下午2:30分。
“嘀嘀嘀……”腰間的BP機叫了,39歲的鄧明放下打掃了一半的客房,跑到走廊的電話邊:“227復機。”
總臺呼他,16樓一房間需要馬上清掃。
鄧明是揚子江酒店客房部職工。1998年開始,傳呼便與他的生活結下不解之緣。
鄧明的個BP機是花800多元買的,他帶機入了藍盾臺?!靶盘柡芎?,除了主城,在多數區縣也能收到?!?/P>
這臺BP機用了四、五年。2002年,看到市內傳呼臺陸續關停并轉,感覺尋呼“大勢已去”的鄧明索性棄用。
不過,棄用的只是自己的私人BP機。上班時間,鄧明仍需要掛上單位統一配發的,名片大小的中文傳呼。
這是酒店的內部傳呼系統,呼叫范圍限于酒店兩幢樓之間。用戶是客房、電腦、工程部門的近50名員工,鄧明的呼號是“227”。
從上世紀90年代至今,鄧明單位前后使用過4套內部傳呼系統。目前這套是前年啟用的。在揚子江酒店傳呼系統負責人宋琪眼里,它“很經濟”,除了傳呼機和萬余元的初裝費,無論呼叫、復機,用的都是內部電話,不額外產生費用。
鄧明他們現在用的BP機每臺價格百余元。因為當時BP機已在重慶銷聲匿跡,這批機子還是專門從上海廠家訂購的。這個價錢在鄧明看來很便宜,但在宋琪看來還是有些遺憾。因為到了后來,一臺不錯的機子只需要幾十元。
雖然在技術保障、配件等方面存在一些問題,由于信號穩定、使用成本低,這樣的內部傳呼系統至今仍在揚子江、希爾頓等酒店使用。在價廉物美的替代品出現以前,它們暫時沒有“out”的可能。
聯通即將關閉尋呼業務的消息讓鄧明的BP機火了一把。昨天午飯時,一名新來不久的酒店管理層美女聽說本單位還有人用傳呼,專門找鄧明要BP機看?!澳闼闶侵貞c的BP機用戶了,”她告訴鄧明,他不經意間趕了回時髦。
BP回憶
代尋呼用戶:當時它叫“皮皮機”
本報記者易行是重慶批BP機用戶。
使用BP機的具體時間,易行記不清了。“大約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蹦菚r,易行到電信部門采訪,一位工程師捧出個煙盒大小的茶色“盒子”:“這是種神奇的通訊工具,帶上它,任何時候別人都能找到你?!?/P>
工程師介紹,“神奇的通訊工具”是日本松下公司送給重慶市政府的,有100臺,政府交給了電信部門。
“那時別說BP機,就連電話,也只是每個部門一臺,”易行說,喜歡嘗試新事物的他當場“操練”,并帶回一個試用。
半個月后,嘗到甜頭的易行帶著朋友,一口氣買了4臺。當時,每臺的價錢是550元。
這臺BP機讓易行很是風光了一陣,見人就拿出獻寶。易行的朋友因此給這機子取了外號——“皮皮機”,即冒皮皮的意思。
大約兩年后,單位為所有員工統一配備BP機,易行換了臺體積稍小的,這以后又是中文機……前前后后,易行總共消費了4個BP機。
代至今完好保存在家。“它已成為一段歷史,一種生活方式的見證,”易行稱。
代尋呼小姐:那段經歷讓我自豪
陶杏梅,65歲,重慶早的傳呼員之一。
1987年,在電信部門上班的陶杏梅因工作調整進入981尋呼臺,成為重慶早的四個尋呼小姐之一。
“剛開始業務量不大,4個人完全能應付過來,”陶回憶,重慶首批傳呼用戶多分布在新聞、公安等行業。她經手的個傳呼是通知一個新聞記者到南山開會。次日,記者文章見報,她為此自豪不已,就像自己寫的文章一樣。
感受多的是溫情。每當替細心的母親給兒女送去一句“天冷了,別忘加衣……”、幫戀愛中的男孩向女友送去一句“我錯了,請原諒”時,她們都會覺得溫馨。
那時,陶杏梅同事的煩惱,就是幾乎每天都要遇上幾個騷擾電話。小姐妹們有的被氣哭、有的想辭職,時間一長,大家都習慣了,哪天沒接到幾個這樣的電話反覺不正常。
后來業務量大了,買傳呼機的人如雨后春筍,尋呼臺成了一個熱鬧的地方,敲擊電腦鍵盤的聲音與傳呼小姐連接客戶的提示語此起彼落。
傳呼機的需求大了,陶杏梅轉行做了銷售,但尋呼臺情結都沒淡忘?!澳嵌谓洑v讓我感到自豪!”已退休10年的陶杏梅說,這些年,她親眼見證了重慶尋呼業由盛及衰的過程。隨著手機的興起,尋呼臺業務直線下滑,短短幾年,尋呼小姐的人數也銳減,由幾十人變成十幾人,再變成幾個人。她和她的同事心頭很不是滋味。
BP現狀
的尋呼臺:搭著股票做業務
在重慶通信管理局人士口中,“金馬”雖不是專業尋呼臺,卻是重慶目前一家仍保留尋呼功能的。
“老板,還有股票機嗎?”昨日下午2時,金馬通信有限公司來了一名客人,將該公司用作展示的股票機買走了。這位先生稱:“傳呼機退役了,這東西還可當傳呼用。”
金馬通信有限公司負責人孫文一介紹,目前擁有股票機的客戶約2萬戶,每天至少有60戶兼做傳呼用,多是家人或親戚呼機主?!俺斯善睓C本身傳遞的金融信息、股票信息外,客戶的傳呼我們照樣要轉,一點不敢怠慢?!睋榻B,上世紀90年代,主城擁有海華、郵政、星光、金馬等多家信息臺。到2004年,除金馬因傳播金融信息而站住腳外,其他都紛紛停臺。
在這里,記者還發現了兩臺衛星接受器。據悉,如今所有信息均得通過上海證券公司轉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