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網絡的視頻、音頻作品侵權現象,北京正在建設數字版權登記平臺,打算為上線的數字作品制作“身份證”,幫助權利人維權,同時實現對網絡上傳播的音、視頻作品進行遠程實時監控。
昨天上午,北京市知識產權局、北京市工商局、北京市版權局、北京市人民法院、北京海關負責人聯合發布了北京知識產權保護狀況,市版權局副局長王野霏在回答記者提問時透露了上述消息。
音視頻作品將實時監控
市版權局副局長王野霏在回答記者提問時透露,對于目前多發的在線侵權現象,權利人、傳播者以及監管部門的技術準備都不是很足,就此,市版權局和市科委共同啟動了“數字版權保護工程”。
王野霏說,數字版權登記平臺首先是要給數字作品量身打造一個“身份證”,幫助權利人維權,同時要建立一個數字監管平臺,進行遠程監控和遠程的取證,降低行政檢查的成本,“目前這個系統一期已經開發完畢,在今年打擊互聯網侵權盜版專項行動中發揮了很好的作用。”
此外,還將建立數字版權資源系統。通過這個公共平臺,把海量作品提供給廣大權利人、消費者和使用者查詢。
奧運侵權案內辦理
據市知識產權局副局長王力軍透露,該局正在和舉辦奧運會的城市建立一個奧運知識產權保護聯動機制,一旦在奧運會舉辦過程中發現問題,可以保證做出快速的反應。如果在商場或者商業銷售企業發現奧運知識產權專利方面的侵權,將保證在24小時之內做出應急反應。
王力軍說,權利人一旦提出侵權舉報時,執法部門將在24小時之內到達并解決在奧運知識產權專利權侵權的案件。
王野霏則表示,版權部門目前已經建立了版權登記的綠色通道,為奧組委和執委會量身打造了一套系統,便捷登記服務。同時向國家版權局請示,和各省的著作權管理部門建立聯動關系,凡是涉及到奧運版權問題及時通報,在全國范圍內,加強合作。(記者革繼勝)
音視頻上網將有“身份證” 北京建數字版權平臺
更新時間: 2007-04-27 13:32:01來源: 粵嵌教育瀏覽量: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