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富士通公司的第二座300毫米晶圓廠已經開始運營,該工廠將制造65納米芯片,2007年7月開始進入量產。
不過由于客戶需求低于預期,新工廠的月產能將從初的10,000片晶圓,大幅調低到2,000至3,000之間。
富士通集團副總裁兼電子器件業務部總裁Shigeru Fujii 表示,“我們的產能可以進行靈活擴充,如果客戶需求增加,我們將準備好擴充產能以滿足需求。”據悉,第二座晶圓廠的月產能可以擴充至25,000片晶圓。
富士通一直試圖在晶圓代工領域取得成功,已經獲得了超過30名客戶。他們中包括日本的IDM和輕晶圓廠半導體公司,以及北美和亞洲的無晶圓廠半導體公司。
新工廠的生產能力包括混合信號、嵌入式內存(閃存和1T-SRAM)和高速I/O處理器,工藝精度可以達到65納米節點。另外,還包括采用90納米的RF CMOS工藝過程,65納米版本正在開發中。
為了快速提供原型,富士通與Advantest在2006年11月建立了一家合資企業,為客戶提供Advantest電波光刻系統設計原型服務,無需使用昂貴的掩膜工藝。
現在,ASIC和代工服務占富士通半導體銷售額的大約60%,基于130納米和較陳舊工藝的微處理器和模擬器件業務占大約35%。
富士通表示,該公司在數碼相機和錄像機H.264編碼器ASSP市場占有份額。
盡管代工業務擴張,但富士通2006財年半導體銷售業務預計為39億美元,比原先預測的43億美元下滑10%。
富士通座300毫米晶圓廠目前月產能為15,000片,使用90納米過程工藝,為公司的半導體業務貢獻了主要利潤。
(來源:國際電子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