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移動全球通“暢聽99套餐”2月
8日高調面世。有人歡呼,北京這座手機資費改革“的堡壘”已被攻克,其情可彰;有人雀躍,手機單向收費時代已經到來,萬民之幸;有人不以為然,“套餐”不過是又一道考驗消費者智商的“奧數”迷題,形同雞肋;有人嗤之以鼻,中移動雖然松開了雙向收費的鐵鉗,卻又布下了一張“消費”的羅網。
褒也好,貶也好,支持也好,漠然也好,全球通“暢聽99套餐”的確向全面單向收費邁出了步,這起碼不是件壞事。
多少年來,手機雙向收費的“霸王規定”讓消費者怨聲載道。人大代表屢上提案,單向收費的呼吁聲一浪高過一浪,真可謂杜鵑啼血。然而,移動、聯通兩大電信運營商面對鋪天蓋地而來的聲討和質疑,卻一直“我自巋然不動”。“全球通”、“世界風”兩個所謂的高端品牌扛著雙向收費的罵名,年復一年肆無忌憚地大網摟金。
我們的電信巨頭之所以敢于對“暴利”的指責置若罔聞,是因為知道他們的用戶除了抱怨以外別無選擇——有本事你別用手機,有本事你向“上面”反映去。“上面”似乎也有苦衷:手心是“大兒子”移動,手背是“小兒子”聯通,一奶同胞的骨肉,為了給它們提供成長所必需的營養,雙向收費的政策不能動搖。于是,在政策之“奶”供養中,我們發現“大兒子”中國移動已經連續數年榮登“世界五百強”。只是這“五百強”的“強”字,已經讓人難辨是強大的“強”,還是強盜的“強”。
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美國學者薩繆爾森說過:“壟斷者提供的只是平淡的生活、低劣的質量以及不文明的服務。”遺憾的是,中國的電信運營商為這個論斷作了準確的注腳。此番,全球通終于吹響了“類單向收費”的號角,是中移動一夜之間懂得尊重消費者了,還是良心發現后的慈悲為懷?
其實都不是。
雖然中國的移動通訊市場仍具有明顯壟斷特征,但也不能說毫無競爭。移動與聯通就像教科書上所說清政府與沙皇俄國的關系:既勾結又爭奪。在固話運營商的小靈通奪走大量低端客戶后,移動通訊市場不溫不火的競爭出現了些許消費者期盼已久的火藥味。在除北京以外的全國大部分地區,手機單向收費雖然并未名正言順,卻早已成星火燎原之勢。競爭讓市場出現了應有的活力。
北京被稱為手機資費改革“的堡壘”,這座堡壘之所以一直堅不可摧,是因為市場容量巨大,那種無關痛癢的競爭根本不可能將壟斷打翻在地。那么,又是什么力量迫使中移動竇費欄嘁謊?煩雋恕暗ハ蚴輾選碧撞湍兀渴槍袒霸擻?痰拇蟊?咕場?/P>
眾所周知,中國電信市場的3G時代馬上就要到來。在移動通信大門外徘徊了多年的中國電信、中國網通等固話運營商早已摩拳擦掌,等待著3G牌照的發放。而據業內人士預計,3G牌照很可能今年下半年便各就各位。固話運營商擁有強大的客戶基礎,在3G時代很可能將其業務捆綁銷售,對中移動的霸主地位勢必造成巨大沖擊。這才是讓中移動膽寒的致命所在,也是迫使其“先下手為強”,為鞏固市場地位下調手機資費的真正原因。或許只有到了這個時候,它才會想起自己的真正衣食父母——消費者。但消費者要感謝的,決不應該是中國移動或它那頓并不熱乎的“套餐”,而是市場競爭。
競爭推動了中國移動通信市場化的車輪。但我們又不得不擔憂,本是同根生的電信兄弟們,別在家長的訓導下,吟出什么“相煎何太急”的兄弟詩情來。
評論:單向收費誰所賜
更新時間: 2007-03-14 10:18:12來源: 粵嵌教育瀏覽量:2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