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et硅谷動力消息】當電話、手機和寬帶逐漸成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工具時,各式各樣的霸王條款、資費陷阱也隨之而來,迅速充斥并不斷翻新“花樣”,甚至演變到了接個電話或者發條短信就會“中招”的地步。有“壓迫”就有“反抗”,針對電信業務的投訴數量不斷激升。而在眾多的電信投訴中,黑手機、短信詐騙、資費陷阱等問題無疑成為了眾矢之的。
又值315消費者權益日,硅谷動力資訊中心特別就消費者關心的“電信服務及維權”問題聽取了業內知名人士的看法。
《互聯網周刊》記者陳亮認為,2006年一系列的產品質量事件引發了人們對數碼筆記本產品質量的關注,也使得消費者對品牌的依賴性更強。作為品牌廠商應該制定詳細的產品質量保證細則來確保用戶使用安全、合格的產品。跨國公司在產品質量事件的處理上尤其要注意全球公平原則。
他指出,數碼筆記本產品的確是容易出現產品質量問題的一類產品,這與其產業特點有關。這類產品越來越推崇設計與創新,而在產品質量上往往是“雷聲大、雨點小”,有的甚至偷工減料,想盡各種辦法來降低生產成本。其次,由于這類產品的上游零部件廠商比較單一,容易爆發大規模的產品質量問題。如果某個零件出現問題,經常會是成批次、大規模的存在產品缺陷。第三,零部件出廠檢測不嚴格。有很多組裝廠對上游零部件廠商的產品檢測不嚴格,甚至不檢測直接拿貨,這就為產品的的質量埋下了隱患。一旦發生產品質量事件對銷量的影響是其次,的損失是對品牌的傷害。
,他還表示,數碼筆記本這類的廠商應該進一步加強對零部件產品的質量管理,從細微處入手,把質量控制管理做到家。在零部件的供應上,盡量選取多家供應商、加強檢測,降低發生產品質量事件的風險。作為消費者,則要豐富產品質量相關知識、增強產品質量敏感性和維權意識。
陳亮:數碼筆記本廠商應把質量管理做到家
更新時間: 2007-03-14 10:16:08來源: 粵嵌教育瀏覽量: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