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家信息產業部在北京召開國家標準《數字鍵盤漢字輸入技術通用要求》意見征求會,征求中國移動、中國聯通等移動運營、手機制造以及信息家電等相關企業意見,以進一步完善數字鍵盤漢字輸入的相關標準,進而推進標準的產業化。
據全國信息技術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秘書長王立建介紹,我國目前已經有4億多人用上了手機;光2005年,我國手機生產量已達3.03億部,占全球手機產量的半壁江山。然而,作為手機基本的功能,我國90%以上的手機嵌入的漢字輸入技術卻使用的是國外技術和專利,并且每年為此支付數億元的專利費。
一些專家認為,數字鍵盤漢字輸入技術是中國信息化時代主要的交流工具,不僅可以應用于手機、PDA、小靈通等通信終端設備中,還可大量應用在稅控機、機頂盒、信息家電、掌上電腦、電子辭典、PC機等其它小鍵盤或手持類電子信息產品中,市場潛力相當大,而且蘊含著很大的經濟利益和國家利益。
中國十大科技新聞人物、中華中文信息研究院院長高精鍊說,不正常的是,這個市場一直由國外公司把持。國外公司多數召集在國外留學的華人開發漢字輸入法,他們對漢字使用習慣多已洋化、異化、退化,隨著移動通信增值服務多元化,已滿足不了中國本土化需求,國外的手機漢字輸入法所采用的漢字標準多使用1980年發布的標準,早在2000年我國制定發布了強制性標準,但由于在手機類產品上的漢字處理的核心技術不在中方企業手中,使漢字的信息技術標準在我國不能像PC軟件一樣,實現版本不斷更新和執行。
國家信息產業部有關領導介紹說,近年來,在手機領域,我國數字鍵盤漢字輸入法的發展取得了較大的進展,涌現出了以國筆智能輸入法為代表的國產軟件,雖與國外技術相比更先進實用,但難以進入市場。
高精鍊說,開發成功手機漢字輸入技術還需耗時幾年耗資幾千萬,這就令絕大多數投資者望而卻步,這也是只有如美國T9等公司取得大筆風險資金乘機而入控制了手機輸入法市場的主要原因。即使你開發成功,技術很,手機廠商未必用你的,他們要考慮技術安全性問題,技術接口問題,工程師們多數怕擔責任不樂意改變原已有的技術等等,馬拉松式的談判司空見慣。國際品牌大廠商習慣和外國公司合作,不輕易更改合作對象,即使你的技術的多,國內手機廠商跟風的多,好不容易簽定合同,執行也要半年以上才有產品進入市場。
國家信息產業部有關領導說,這嚴重阻礙了國內數字鍵盤漢字輸入法產業的發展,極不利于基于中華文化的先進數字鍵盤漢字輸入法的應用和推廣;另一方面,部分國外的手機數字鍵盤漢字輸入法不符合國家標準和規范,不符合中國百姓的使用習慣,不適應中國當代社會發展的需求。此次征求意見就是要進一步完善相應的技術標準用于規范數字鍵盤漢字處理,通過技術標準的制定和實施,促進中文信息處理的技術進步,更促進我國信息產業在軟件研發、產品設計、產品生產等相關主體之間的聯動,實現我國數字化建設的全面、健康、可持續的發展。
值得慶幸的,國產的國筆輸入法已嵌入了康佳、金立、宇龍、TCL、天時達、多普達、德信、展訊等等,打開了市場漂亮的缺口。多普達通訊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王峰(王峰新聞,王峰說吧)說,多普達的很多手機都采用了國筆輸入法,用戶的反饋很好,使用高效、便捷,希望能夠與國筆繼續合作,因為共同奪回數字鍵盤漢字輸入市場的主導權不僅是市場的需求,更是中國企業的責任所在。
中國移動通信集團公司相關負責人羅雯說,中國移動開發成功的業務之一就是短信業務,現在80%的手機用戶都是用這一業務,但是要再有新的突破很難。剩下的很多用戶因為普通話水平問題很難很好地使用短信功能,而且將來手機聊天工具移動QQ等都對手機輸入效率有更高的要求,國筆漢字輸入法的模糊輸入等功能基本解決了這個問題,應該說,用戶很需要。
此次征求意見的國家標準《數字鍵盤漢字輸入通用要求》由廣東國筆科技有限公司負責起草。王立建說,國筆擁有自主知識產權而且技術先進,現在已經有一定的市場,有成型的產品,有很專業化的隊伍,并且持之以恒的投入,國家應該支持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企業制訂、參與市場競爭。
超90%手機漢字輸入依賴進口 信產部擬修訂標準
更新時間: 2006-10-26 11:30:36來源: 粵嵌教育瀏覽量:967
推薦閱讀
- ·湖北精實機電科技有限公司專場招聘會(長沙校區)
- ·信號量與互斥鎖在資源競爭中的協同控制機制
- ·粵嵌科技2025年中總結大會召開——擘畫產教融合新藍圖
- ·Linux字符設備驅動框架解析:file_operations的核心作用與實現
- ·廣東朝歌數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專場招聘會
- ·深化產教融合,共筑技能人才培養新生態 —— 廣州華立學院到訪粵嵌從化校區為深化產教
- ·校企合作新突破 | 粵嵌科技與三亞學院共探產教融合新路徑
- ·粵嵌科技入選國家級職業數字展館聯合建設單位,賦能計算機程序設計員高技能人才培養
- ·嵌入式實時操作系統的性能優化與實現路徑
- ·校企攜手賦能教育!粵嵌科技助力海南科技職業大學探索 AGI 時代教學新范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