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英寸以下面板4月起價格猛漲,產業供求懸殊
二季度液晶面板廠普遍扭虧
由于今年第二季度起液晶產業的上游市場上因需求緊張而出現了缺貨漲價的現象,韓國和我國臺灣省的液晶面板廠商都從季度的虧損中走出來,實現幅度較大的盈利。
然而,各大面板廠商在第二季度實現盈利乃源自此前幾個季度的集體虧損。中華液晶網分析師張新崗預計,由于供求波動明顯,加上大廠商不斷擴產、小廠商的生存空間受壓迫,液晶面板產業的未來難逃寡頭壟斷的局面。
5月起各廠商紛紛扭虧
由于液晶面板在第二季度開始出現供應緊張而價格大漲,尤其是40英寸以下面板報價從4月起猛漲,每片面板的漲幅高達數十美元,凌厲漲勢持續到7月。出貨價格上漲令一線和二線面板廠商在5月起便紛紛扭虧為盈,加上6月報價持續上揚,預估第二季度臺韓的各大面板廠全數都實現盈利,重現景氣繁榮的局面。
據DigitimesResearch 預計,今年第二季度,一線液晶面板廠商友達、奇美的利潤將達0.9-1.2億美元,二線廠華映、彩晶則接近0.3億美元。而LG-飛利浦和三星,盈利情況也被業界看好。據彭博社預計,LG飛利浦可望走出過去4季的連續虧損,第二季度利潤可望達1.5億美元;三星預計LCD部門的利潤比前一季翻倍增長。
液晶面板供求波動明顯
需要注意的是,逐漸成熟的液晶面板產業的供求波動關系過于明顯,出現了產業調整的勢頭。第二季度液晶面板的供應緊張,原因是去年底和今年初產業內的競爭加劇,各大廠商紛紛擴大產能、大打價格戰,導致季度除三星外全部廠商都出現虧損;為此,各大廠商紛紛降低產量清理庫存,液晶面板的供應趨于緊張而漲價,實現了集體盈利的良好局面。但是需求緊張、價格上漲、利潤增加,難免又會導致產業新一輪的擴產和價格戰,相信幾個季度后各大廠商又難逃集體虧損的命運。
需求緊張 二季度液晶面板廠普遍扭虧
更新時間: 2007-07-17 11:47:43來源: 粵嵌教育瀏覽量: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