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的信息化建設正處于大發展時期,對光纖、光纜、高速光電器件及光傳輸設備的需求量很大,市場前景廣闊,國內已建的2.5 Gbit/s(STM-16)SDH骨干網已經不能滿足爆炸增長的信息需求,10 Gbit/s(STM-64)光傳輸系統成為我國近期產業化的重點。為了提高信道利用率,使多個信號沿同一信道傳輸而互相不干擾,高速復接器的設計對于高速光纖傳輸系統的實現至關重要。復接器的速度是影響整個光纖傳輸系統速度的一個關鍵因素。在10Gbit/s速率以上,復接電路涉及到一系列高速電路,在電路設計、測試、封裝等方面都有很大的挑戰性。
CMOS工藝具有價格便宜、集成度高、功耗低的特點。隨著CMOS工藝的發展,器件特征頻率大幅提高,采用CMOS工藝實現超高速集成電路成為可能。本文給出了使用CMOS工藝設計的單片集成超高速4:1復接器。
1 系統結構
復接器有串行、并行、和樹形3種基本結構。N:1串行結構復接器結構簡單,容易實現,但是工作在高速狀態的器件多,它的速度受到了限制。由于需要大電流來支持高速度,所以串行結構的電路功耗較大。N:1并行結構復接器需要N個不同相位的時鐘,N個相位準確的時鐘的產生難度高,對于N≥4的高階復接器,因為或門的扇入系數大,導致或門速度降低,所以工作速率的大幅度提高比較困難。
樹形結構復接器中工作在速率的電路只有一級2:1復接器和第1級分頻器,其他電路均工作在較低速狀態,所以功耗比較小。但電路規模在3種結構的電路中。樹形結構復接器的速度取決于一級2:1復接器的速度,所以通過優化一級2:1復接器的電路參數可以獲得很高的比特率。本次設計選用樹形結構,系統結構圖如圖1所示。
本設計復接器速度達到了10 Gbit/s,系統中時鐘頻率都達到2.5 GHz,因此有必要討論系統時鐘分配的問題。時鐘布線采用驅動器樹,在分配路徑中放置驅動器來控制時鐘偏差。為了滿足樹的對稱性,在分配樹有優先權的地方通常有必要提供一層互連金屬層。如果做不到這一點,可以用不同的互連層來設計樹,但布線路徑應當相同。樹的每個端點處盡可能采用電氣上相同的接收或驅動電路。
2 主要單元電路結構
基本的單元電路如鎖存器、選擇器、時鐘的輸入緩沖器等都使用了源極耦合場效應管邏輯(SCFL)電路。SCFL電路的傳輸延時受晶體管特性(如閾值電壓等)的影響較小,這有利于減小由晶體管的非線性導致的時鐘信號的畸變。同時,SCFL邏輯電路輸出信號擺幅大,輸入的負載電容小,所以容易提高工作速度,與CMOS邏輯相比,在高速的條件下也有低功耗的優勢。
2.1 鎖存器和D觸發器
輸入級的差分對起著采樣的作用,反饋級的差分對則起著鎖存的作用,兩者分別在時鐘的上升沿和下降沿工作。減小鎖存器輸出端的負載電容可以有效地提高鎖存器的工作速度。因此,通過調節輸入級差分對管和反饋級差分對管的柵寬的比值,可以調節鎖存器工作的頻率范圍。將兩個鎖存器級聯即成D觸發器,如圖3所示。
復接單元的選擇器是整個設計速度提高的一個難點。圖4和圖5分別是速度為5 Gbit/s和10 Gbit/s的兩個選擇器。
在整個復接系統中,一級復接單元的速度起決定性作用,所以在圖6的選擇器中采用了負反饋擴展了系統的帶寬。
2.3 數據輸出緩沖器
本設計的輸出級采用了普通差分放大器和容性耦合電路組合而成的寬帶放大電路,如圖6所示。復接器的多級輸出緩沖得到了大的電流驅動能力,用來通過焊盤驅動片外50 Ω負載。
本次設計采用TSMC 0.18μm CMOS工藝。電路仿真在Agilent公司的ADS上實現。圖7是4路2.5 Gbit/s的隨機信號復接成一路10 Gbit/s信號的輸出信號眼圖。圖8是4路3.375 Gbit/s的矩形脈沖信號復接成一路13.5 Gbit/s信號的輸出信號眼圖。
4 結束語
采用TSMC 0.18μm CMOS工藝設計的樹形結構SCFL電路的復接器實現了10 Gbit/s的高速數字復接功能,仿真速度達到13.5 Gbi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