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uppli公司的分析師Mark Kirstein觀察到,IP視頻監視攝像機的市場今年幾乎翻了一番,增長速率超越了先前預計的“從2004到2010年間88%的年增長率”,并將在2010年達到39億美元。另外,他還預測視頻服務器市場到那時將突破12億美元。
兩大因素將促進與安全有關的半導體銷售金額達到8億美元,而兩年前這一市場還不足3,000萬美元。隨著數字化使攝像機成本下降,視頻監視將不再局限于邊境,銀行,零售網點這些傳統應用領域,而是會迅速擴大到學校、醫院甚至家庭應用領域中。“這是一個巨大的市場轉變,而我們才剛剛上路。”瑞典安訊士網絡通訊有限公司(Axis Communications AB)的亞太區總裁Anders Laurin表示。作為一名網絡視頻市場的全球供應商,安訊士是上世紀九十年代中期早推出網絡攝像機產品的公司之一。
從模擬隱藏字幕(CC字幕)電視系統到數字攝像機和基于IP的視頻網絡的轉變,使眾多DSP供應商受益。例如,Cradle科技公司瞄準高端市場推出兩款產品:多核且基于DSP的CT3600系列,用來處理視頻服務器中的多流現象;而其CT3400系列,則能在“智能攝像機”中嵌入更多智能因素。德州儀器(TI)也把旗下的可編程DM64xx數字媒體處理器瞄準了這個高性能且有望迅速擴大的細分市場。“隨著更多的IP攝像機涌入市場,”TI視頻安全解決方案部門的Yvonne Cager說,“以前一些高端產品才具有的性能也會進入中端產品中,因為客戶需要更高的性能和更多的功能。”
在成像端,提供高質量CMOS圖像傳感器的廠商們將看到來自監視攝像機系統設計人員需求的增加,因為他們在尋找CCD傳感器的低成本替代方案。像Pixim這樣的公司,就正在致力于開發高集成度的傳感器和圖像處理器邏輯,以提高CMOS傳感器在光線不足情況下的性能,同時提高諸如運動偵測、圖像穩定和場景分析等基于照相機的應用,Pixim的銷售和營銷副總裁John Monti表示。
較小規模的設計服務公司也加入了這場競爭,例如臺灣的智原科技(Faraday Technology)就利用可配置平臺的優勢希望在中低端市場上占領一席之地。近,智原科技將推出8120多媒體平臺的更新軟件,該平臺架構采用基于ARMv4的32位RISC(220MHz),可支持MPEG-4和運動JPEG壓縮。
通過與臺灣一家實驗室的合作,智原科技利用網絡通訊協議和流技術對可編程SoC做了精細調整。雙向音頻通訊軟件支持實時流協議和3GPP,適用于網絡監視主機和遠程工作站間的對話。
該公司正在與臺灣的系統廠商合作,這些廠商不僅希望以傳統應用進入IP攝像機市場,還希望進一步向家庭應用擴張,目前家庭應用僅占整個IP攝像機市場的10%左右。“這個市場一直規模較小,原因在于以前的視頻服務質量(QoS)不夠理想,而家庭網絡的帶寬也不夠。但是這兩個問題現在已經得到解決,所以我們認為現在的障礙就是價格問題了。”智原科技多媒體事業中心的副總裁助理C.J. Liang表示。
根據J.P. Freeman公司的報告,截止2008年,將有一半以上的視頻監視系統采用IP攝像機。該市場調研機構預計,網絡攝像機的銷售將在明年超過模擬攝像機,并在2008達到模擬攝像機的兩倍以上。雖然TI等廠商的預測較為保守,但是也認為基于IP的數字攝像機的銷售會在2010年趕超模擬閉路電視。“模擬和數字攝像機在未來十年內將繼續共存。”Pixim公司的Monti表示,“隨著時間發展,采用IP攝像機的新設備比例將繼續穩定增長,終將完全代替模擬產品。”
iSuppli公司的Kirstein同意上述觀點,他認為,“監視系統行業保守而且成本較低,所以安全系統管理員們不急于升級系統。”
J.P. Freeman預計,大約四分之一的美國安全設備用戶使用了網絡攝像機,同時45%的用戶則有購買意向。市場份額不斷增長的IP攝像機將內置高性能芯片,以便根據場景變換決定增減分辨率和幀速,或在視頻中插入標簽以便于搜索和分析。“每個IP攝像機本質上相當于一臺網絡計算機。”英特爾公司基礎架構處理器事業部的主管Eric Chan表示。
到目前為止,英特爾將重心放在后端應用,例如內容管理和分析系統就采用了數字視頻錄像機以及日益增加的基于雙核的PC,雙核PC能夠為監視系統市場帶來先進的功能,例如目標追蹤和分析。英特爾還在模擬和數字系統的視頻服務器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改進了其用于該領域的數字安全監視平臺。但是英特爾仍然希望更進一步接近前沿領域,特別是高性能IP攝像機,以便使自己的IXP2350網絡處理器派上用場。
“未來,任何器件都可以集成進華麗的新型IP攝像機中。”Chan說,“如果你需要智能IP攝像機,那么可以同時集成高性能的網絡處理器和DSP;如果只需要一個基本的IP攝像機,那么單獨使用一個網絡處理器或DSP就足夠了。”
觀察家們相信,隨著系統設計人員力圖使系統自動化(例如允許機器進入禁區),對IP攝像機處理能力的需求終還要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