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象如果芯片設計總是能按進度表出帶,預想工程師們到一個項目末尚未完全精疲力竭!市場營銷和管理人員基于目標數據能夠對他們的決策如何影響項目進度表而作出有根據的評估。各個共同利益的擁有者(設計、驗證、市場營銷、管理、固件、軟件和應用)能了解到,他們對設計驗證的關心已經被達到。
設想整個團隊以深入驗證過程之中的可見度,對項目所關心的一系列事情和優先權達成一致意見。這些能力會讓工程和管理人員全神貫注于手頭的工作上,了解項目正沿著合適的道路朝著終成功遞交的目標健康前進。它會賦予每一個共同利益擁有者一種能力和責任,如果他們所關心的事情未被解決的話,就向團隊告警。
的辦法是,已提高的可見度會讓團隊成員在項目執行過程中需要的時候發出項目告警。通過各種告警,即將浮出表面的刻不容緩的利害關心被發布,而不是在項目結束之時僅僅作為一個有關歷史的軼事和對未來項目的“后事之師”。
我們也需要確信,團隊領導人和經理了解團隊每一個成員對成功完成一個項目的貢獻所在。經理們需要知道貢獻的水平怎么樣,而不僅僅是了解所期待的貢獻水平。這種能力讓團隊領導人能夠盡早發現各種問題,那么,這些問題就能被修正,或發現預估完成時間和實際所用時間之間的差異。管理人員需要及時察覺各種不合作的情況,而不是事后總結教訓!
為了更有生產率,我們也需要有效地管理由當今的驗證方法所產生的海量數據。這就讓用戶去確定哪種不成功的驗證情形對調試努力是有效的,自動地確定有待重新運行的短的情節,或發現所有造成特定故障機制的情節。這種方法容許對執行了器件的一個特殊有問題部分的所有情節進行檢查。工程師也能夠確定驗證任務的哪一個部分已經被完成,并且,然后有效地全神貫注于下一個的優先級。
指標驅動的架構
通過利用一種以指標驅動的過程自動化為特色的方法,可以實現更加多的驗證。這里介紹的就是其架構:
首先,團隊根據需要創建項目。他們確定器件的重要功能是什么且當那些功能已經被有效地驗證時如何測量。每一個共同利益擁有者要在規劃的初期貢獻他們的要求,并參與確定如何客觀地測量那些已經被達成的要求。
驗證團隊然后開始根據那些要求開始執行。隨著他們實現解決每一個要求的機制,他們也實現了客觀的測量,(功能覆蓋、代碼覆蓋、軟件覆蓋、斷言覆蓋)那就表明各種要求已經得當了滿足。隨著像仿真這樣的驗證引擎的執行,他們產生了各種特定的測量指標。
這些指標然后由指標驅動的過程自動化和管理解決方案收集并提供給團隊,從而使團隊能夠根據實時數據進行反應并作出變化。相同的指標也可以被用于驅動其它自動化引擎,這些引擎的反應促進驗證收斂跟蹤、調試分析、測試情節生成和其它驗證過程。
,通過對計劃作出必要的調整,如重新排列優先權、重新分配或附加的自動化調試情節執行,以獲得洞察設計失敗的詳細信息,項目開發回路被閉合。因為回路是閉合的,團隊也獲得了正在被達成的整個目標有多好的逐漸顯露的跡象,從而消除導致將來市場瓦解的進度表“沖擊”。
對于設計和驗證團隊來說,至關重要攜手并肩地工作,以便每一個團隊成員能從這種新的結合了驗證創新和自動化管理的領域獲益。欲了解更多關于這種架構的內容,請閱讀即將出版的圖書《Metric Driven Verification: An Executive's and Engineer's Guide to First Pass Silicon Success》,其中,詳細介紹了它背后的架構和基礎構造。
Hamilton Carter
Cadence Design Systems負責驗證的技術帶頭人
曾與Shankar G. Hemmady合著《Metric Driven Verification: An Executive's and Engineer's Guide to First Pass Silicon Success》一書
觀點:芯片設計時,如何在驗證中把想象化為現實?
更新時間: 2007-07-11 11:06:07來源: 粵嵌教育瀏覽量:4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