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一些投資大眾來說,DRAM產業可說是霧里看花,產業景氣好,DRAM廠是拼命蓋廠,但讓人感到相當不解的是,為何景氣明明已轉壞,DRAM廠還是要不斷蓋廠,事實上原因無他,只有擁有產能的業者才能成為的贏家。而這原理相當簡單,就好比投資泡沫紅茶店一樣,只經營1家店的業者,總是拼不過擁有連鎖系統的業者。。
上周南亞科股東會時,南亞科董事長吳欽仁對外宣布,南亞科將辦現金增資,發行4~5億新股,但這樣的作法當場被一些股東“嗆聲”,認為當前整體DRAM產業環境不好,再加上未來幾季也不太有機會讓DRAM產業重回到2006年甚至是2004年那樣的大好光景,因此現場便質疑南亞科是不是“死多頭公司”,不管怎樣都要蓋廠,但是看在DRAM業內人士眼里,應該是這位股東不太懂DRAM產業宿命,才會有這樣的見解。
事實上經營DRAM產業就好比經營泡沫紅茶專賣店,之所以會拿泡沫紅茶店來舉例,原因在于2種產業具有相同的特性。開設泡沫紅茶店花費多的并不是原料,大家或許都知道每杯泡沫紅茶的原料不過1~2元,但為何店家要賣20~30元?
原因之一當然是要賺消費者的錢,但原因之二卻是在于這些泡沫紅茶店所需使用的到機器設備及店面的租金。在固定成本的壓力下,泡沫紅茶店的老板,必須盡可能的多賣出泡?i紅茶,以分攤成本。必要時不斷開新店,使議價能力提高,于是采購機具及原料的價格都可以低于同行。
同樣的道理也適用于DRAM廠,制造DRAM的晶圓片對于DRAM廠來說,成本微不足道,真正貴的是需要花費動輒新臺幣數百億元的機器設備,這些對于DRAM廠而言才是一項沉重負擔。
因此對于DRAM廠而言,也是一樣必須將自家產能不斷的擴充到化,也才會不得不一而再、再而三的的死命蓋廠,為的創造規模經濟,使得DRAM廠的制造成本低于同行,進而有機會提高獲利,或是把競爭對手逐出市場。
因此只不過DRAM產業有時也難免遇上產業“空頭”市場,投資大眾得多體諒DRAM廠,因為他們也是千百個不愿意阿。
DRAM vs. 泡沫紅茶
更新時間: 2007-06-11 14:34:20來源: 粵嵌教育瀏覽量: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