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寬帶應用發展論壇暨中國Triplep Play/IPTV年度論壇召開。眾多專家學者通過深入探討,紛紛認為,寬帶已經成為當前固網運營商轉型的非常適宜的出路,在今后推進轉型的過程中,固網運營商將會加快推進寬帶接入,提高市場滲透率,并將以IPTV為主導不斷豐富寬帶應用,從而拉動整體業務收入的持續增長。
寬帶接入重要地位日益凸現
從近幾年電信業發展形勢看,傳統話音業務收入下滑的趨勢不可逆轉,各大運營商逐漸將業務發展重心向寬帶等非話業務轉移,不斷推進企業轉型。由于寬帶的內容服務仍處于起步階段,對業務收入增長的貢獻力量有限,寬帶接入在拉動收入增長中所起的作用便更顯突出。目前,寬帶接入已經成為固網運營商業務收入增長的驅動力。統計數據顯示,中國電信寬帶接入用戶的ARPU比電話高了一倍,每月達76元。2006年中國電信的業務收入增長率只有4.7%。其中非話業務占總收入的29%,增長4.8%;寬帶接入收入同比增長35.3%,推動整體業務收入增長了3.71%,貢獻率達到80%。從中國電信的統計數據看,截至3月,寬帶接入用戶數已經達到3275萬,新增38%,形勢喜人。目前,中國網通的寬帶用戶數也超過了2000萬,寬帶接入用戶的ARPU達到了66.3元,對收入增長作出了巨大貢獻。
寬帶接入的重要性不僅體現在其直接大幅度拉動了運營商的業務收入增長;在另外一個間接的層面,寬帶接入對降低固定電話的拆機率、維系固定電話市場也有比較明顯的作用;同時,寬帶接入也為今后寬帶應用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網絡基礎。從全國范圍來看,固定電話市場發展比較好的地區往往是寬帶滲透率比較高的地區,比如廣東、上海、江蘇、浙江、北京等地。雖然這些地方比較發達的經濟對固定電話業務發展有著很直接的拉動作用,但是寬帶接入對固定電話市場的維系作用不可忽視。因此,一些省級電信公司紛紛表示,要不斷加大寬帶接入在固定電話用戶中的滲透率。
專家在討論中也頻頻涉及一個關鍵問題,那就是運營商到底應該向用戶提供多大帶寬才能滿足用戶的需求。帶寬不夠將承載不了足夠的業務,帶寬冗余會造成浪費,增加投資成本。用戶市場的需求量將決定運營商寬帶技術發展的戰略。中國電信總工程師韋樂平表示,到2010年左右,運營商只要向用戶提供下行20M~30M的帶寬就夠了。經過專家科學調查,運營商高端用戶的業務需求和所需帶寬大致為:1路HDTV,大概需要6M~10M;2路SDTV,大概需要4M~6M;視頻通信業務大概需要1M~2M的帶寬;上網需要2M~6M帶寬;網絡游戲業務需要300k~800k帶寬;2路VoIP需要200k左右帶寬,所有業務需要的寬帶加起來再加上必要的網絡開銷和余量也不會超過30M。而從長遠來看,把3路HDTV和其他高質量的業務(比如數字電影)考慮進來,50M~100M帶寬將會足夠。
目前,寬帶接入用戶數高速增長的勢頭不減,并且各個地方的電信運營商也開始不斷提速寬帶網絡以滿足用戶需求和業務發展。各大固網運營商均表示,將繼續加大寬帶接入業務的發展力度,拉動整體業務收入的增長,推進企業的轉型。
以IPTV為主導的寬帶應用前景廣闊
目前,我國固網運營商在推進轉型過程中將很大一部分力量放在了寬帶應用的發展上,希望培育出新的業務增長點,而IPTV更是重中之重,被很多人視為待發掘的下一座“金礦”。在本次寬帶發展論壇上,中國電信總工程師韋樂平指出:“當前寬帶的發展主要靠接入費,寬帶應用的收入還很小,因而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其中IPTV就是一個重要的戰略性增長領域。”
從全球發展來看,以IPTV為主導的寬帶應用發展勢頭良好。據iSuppli公布的報告稱,由于語音、互聯網和娛樂服務捆綁發展的激烈競爭,未來數年內,預期全球IPTV用戶的年復合增長率將達到92.5%,到2011年IPTV用戶將從2006年的390萬戶增長到1.03億戶;IPTV的收入將增長40倍,從2006年的9.605億美元增長到2011年的391億美元。在我國,雖然由于政策上的一些原因,國內IPTV業務整體上比國際上IPTV業務發展滯后。但自從2004年開展IPTV實驗以來,到目前為止,IPTV的試點城市數量已經達到43個。通過與上海文廣的合作,IPTV在哈爾濱和上海開始了商用,其商用以來良好的發展狀況也給運營商帶來了更強的信心。中國早IPTV商用實驗網是由哈爾濱網通和上海文廣合作開發的,從2005年5月到2006年4月,發展了將近6萬的用,目前哈爾濱的IPTV用戶數已經達到了14.5萬。而中國電信在2006年9月放號,近半年時間發展15萬用戶,而且申請量達到8700多戶,這是突破式的進展。IPTV的強勁發展無疑給固網運營商注入了一針強心劑,因此電信專家普遍認為,抓好轉型的重要的業務非IPTV莫屬。除IPTV業務外,基于寬帶的一些數據業務和互聯網增值業務也展示了不錯的發展勢頭,有力地拉動了業務收入的增長。比如中國電信在2006年的互聯網業務收入大增32.3%,達到236.3億元,占到總經營收入的13.5%。中國網通在去年為商務客戶提供的包括ICT服務、數據通信服務也為企業帶來了52.67億元的收入,業績非常可觀。
從目前上海、哈爾濱兩地的IPTV業務發展來看,雖然業務內容還比較單一,但是運營商已經意識到了這一點,并在不斷創新內容和模式推動IPTV的發展。中國電信集團互聯網事業部沈軍認為,如果只是提供簡單的電視直播、點播以及時移業務,顯然和已有業務產生同質競爭,如何在IPTV業務中尋找新的亮點,這也是運營商非常關注的問題。電信運營商只有把語音、數據、視頻業務混搭在一起進行融合,才能夠在IPTV業務里面尋找到新的亮點,才能豐富用戶的體驗,才能滿足用戶不斷增長的需求。運營商創新業務模式有多種方式,比如將數據業務和語音業務混搭融合在一起,就可以給用戶提供基于電視的電話業務;把語音業務和數據業務混搭就可以提供互動類的電視業務,比如即時投票、網絡錄像、電子支付類的業務;將視頻業務和語音業務融合在一起,就可以提供視頻類通信業務,基于電視終端的視頻通信業務。沈軍表示,運營商提供的業務應該是互動、多媒體的綜合服務。中國電信在整體IPTV業務規劃過程中,除了視頻點播和信息服務等基本服務之外,將來會在互動應用、通信應用、電子商務應用等方面進行更多的探索。
同時,上海電信以及哈爾濱網通在IPTV的商用中也積累了一些經驗,值得借鑒。首先在機制上,運營商和上海文廣秉承合作共贏的理念,雙方既有分工也有合作,建立了一種比較良性的合作機制。在技術和業務流程上雙方也做了充分的準備,另外在網絡和后臺管理系統上進行了大量的調查和改造,使資源能夠精確配置。此外,在營銷策劃上,運營商根據用戶的特點對用戶群進行了細分,針對不同用戶群制訂了有針對性的營銷策劃方案;在宣傳上采取以點帶面、點面結合的辦法,在市場上起到非常好的宣傳效果。
雖然從目前來看,IPTV的發展還存在著一些制約因素,比如:政策原因導致業務無法大規模、大范圍推廣;標準上存在不確定性,導致兼容性問題;終端不開放導致成本比較高等等。但我們相信,隨著產業融合的推進和產業鏈合作的加強,這些問題都會迎刃而解,IPTV必定會在不久的將來引領中國寬帶應用的發展,為固網運營商迎來又一個生機盎然的春天。
寬帶,持續發展的驅動力
更新時間: 2007-05-25 14:52:54來源: 粵嵌教育瀏覽量: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