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在北京舉辦的“泛網論壇”上,聯想、海信、長虹、瑞薩等公司紛紛展示了各自研發數字家庭產品,顯示出數字家庭已成為中國市場的熱點。截至到目前,聯想已推出基于閃聯標準的PC、手機、投影儀等,海信則推出了基于IPv4的家庭網關和智能小區解決方案,并正在進行基于IPv4/IPv6的家庭網絡協議棧平臺的研發。
中國數字家庭的快速發展,首先得益于閃聯的積極推動。據聯想研究院SDU總監劉清濤介紹,閃聯成員已經從初的5家成員發展到目前的50多家企業,2005年閃聯很多產品已經上市,涉及到電腦、電視、手機、投影儀等各種產品,同時,閃聯標準1.0版也已成為國家推薦性行業標準,其開發平臺已經完成,測試認證規范、工具和環境已經準備就緒。
根據賽迪顧問的預計,未來3年中國“數字家庭”市場將形成200億元以上的新增規模,并在5年內迅速達到1,000億元的市場規模。在早期的市場培育期,主要以信息服務、家居安全為主,到2007年以后進入市場成長期,自動查表服務、信息家電控制等應用將逐漸出現。
中國數字家庭市場快速發展仍然面臨著諸多瓶頸,其中行業標準,包括接入標準、家庭網絡平臺標準、音視頻標準等,以及運營模式將是中國數字家庭市場未來發展的主要障礙。
賽迪顧問總裁黃涌表示,目前寬帶接入技術有ADSL、電力線接入、同軸電纜接入、光纖接入等多種方式,但是這些技術都不能保證足夠的帶寬為數字家庭提供各種服務;數字家庭網絡平臺的標準則涉及TCP/IP、HomePNA、藍牙、百兆與千兆以太網、Wi-Fi、IEEE1394等,標準的不統一將直接導致各個企業的設備不兼容。目前對中國數字家庭標準有影響力的主要有三種,分別是閃聯、e家佳和DLNA,其中閃聯標準1.0版已經成為國家推薦性行業標準,但目前市場上的產品仍然是以單向相通為主,即只能把閃聯PC里面的多媒體內容傳播到閃聯電視上去。未來信息設備之間音視頻標準的統一,將可以直接給終端客戶在選擇和使用終端產品時帶來更大的便利。中國AVS標準組織秘書長黃鐵軍補充指出,平板電視掛在墻上后面綴一個盒子不太可能,所以這類產品需要內置解碼功能,此外當數字家庭真的變成人們消費娛樂很主要的渠道的話,數字家庭設備應該是一個可信的、可認證的設備。
標準的缺失也給半導體廠商帶來極大困擾,瑞薩半導體管理(中國)有限公司董事副總裁張少駒對此舉例說,對于應用到數字家庭里的手機、電視機而言,只要標準稍微一變器件就要重新設計,需要一年到一年半左右,即使把現成的產品弄個新版本出來也要很長時間。因此,作為廠商目前只能盡量按照比較有實力的方案去研發和設計產品。
除了行業標準方面的限制,運營模式是阻礙中國數字家庭市場未來發展的第二個瓶頸。黃鐵軍認為,在數字家庭模式形成后家庭成員之間應該實現一些信息的共享,一個節目賣給一個家庭和賣給一個消費者是兩個不同意義上的事情。如果一首歌賣一塊錢,但是家里有6個成員6個播放機就要交6塊錢呢?這些方面還需要探索。
雖然目前各環節的標準不能統一,但各大廠商一致認為中國數字家庭的前景是令人鼓舞的,各個廠商利用各自的經驗來適應這一發展階段,尋找各自的解決辦法。如瑞薩根據過去的經驗,盡量朝比較有實力的方案去做工作;而英特爾的應對策略則是把自己定位為處理平臺供應商,把過去在PC、處理器方面的經驗以及技術帶入到數字家庭里面,把產業鏈上不同的公司定位在不同的環節,形成不同的分工,大家一起來開發。
單個廠商的努力固然重要,具有一定行業背景的產業聯盟在標準制定進程中也將起到更加積極的作用。
雖然目前閃聯作為行業推薦標準,在國內市場已走到了前面,但其產業化還需進一步往縱深方向發展。劉清濤表示,現在閃聯標準已經是國家行業推薦標準,下一步會把它進一步做成一個國際標準,具體將分兩步走,首先和日本、韓國合作做成一個亞洲標準,再一步就是使其成為全球標準,現正在和相關的一些組織進行密切的溝通。另一方面,閃聯產品還將開發出多種形態,比如閃聯電視不僅和PC相連,還可以和音響、互聯網相連,衍生出不同產品形式。此外閃聯也需要更多的廠商加盟。
他認為,數字家庭的設備將來一定不是某一個廠商來主導,像目前的IT行業、家電行業那樣,因外家庭里面會有十幾種消費產品,不是一個廠商能夠做到的,這就需要聯盟作主導,囊括各種各樣的廠商,包括制造商、組裝廠商,以及配件、硬件、軟件供應商等,未來數字家庭會成什么樣子更多是以產品聯盟來決定的。
而AVS標準組織作為閃聯標準的上游行業標準,經過3年多的發展也即將推出相關音視頻標準,目前AVS標準組織已經把H.265制定工作已經納入了議程范圍。
中國數字家庭發展亟待突破,標準與運營模式成為主要瓶頸
更新時間: 2006-01-07 10:30:41來源: 粵嵌教育瀏覽量:2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