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gzyueqian
      13352868059
      首頁 > 新聞中心 > > 正文

      中國軟件業缺乏自信 應走出印度模式

      更新時間: 2006-05-24 15:59:11來源: 粵嵌教育瀏覽量:516

        “首先需要厘清的是,這只是一個商業模式而已。”5月17日,一位國際知名咨詢管理機構的中國區總經理向記者指出,只有中國才把印度的外包模式稱為軟件業,連印度本身都從來沒有將其提升到軟件業的高度。

        但是,這并不妨礙在軟件產業發展上,印度屢屢被國人樹為標桿。事實上,上述專家也同樣認為,“但要看到,這個外包市場是多么巨大,中國軟件業的確有必要重新考量軟件外包在整個產業鏈上的位置。”

        時至今日,當中央將長期以來的“引入型”思路全面調整為“自主創新”并提升為國家戰略的時候,面對曾經與我們站在同一起跑線、如今卻已形成規模并發揮效應的印度,我們還要不要再向它看齊?

        “中國軟件業缺自信”

        《21世紀》:數年來,業界乃至政府有關部門都有同一個論調,那就是中國軟件業應該向印度學習,中國軟件業該不該學印度?他們各自的特征是什么?怎么學?

        倪光南:學習印度經驗是不錯的,印度外包出口的成功,確實對中國很有吸引力,但同時,更值得中國學習的榜樣卻往往被“忽略”。

        數據表明,印度現時的外包出口額是173億美元,它大約有85萬軟件人員,人均產值約為2萬美元,這當然是很可觀的經濟效益。然而,微軟公司一年的銷售收入就達到414億美元,等于2.4個印度。微軟只有6萬名員工,因此,微軟的人均產值約為69萬美元。也就是說,一個微軟員工創造的價值等于34名印度軟件人員。造成這種差別的原因主要不是人員的素質(在微軟也有不少印度員工),而在于微軟是做基礎軟件的,印度是做外包的,微軟在上游,印度在下游。

        既然有微軟這樣的榜樣,那為什么只說學習印度而不說學習微軟呢?印度缺乏國內市場,走外包道路是不得已。而中國有巨大的內需市場,為什么不學微軟,不學美國,依靠內需市場的支撐,全方位地發展包括基礎軟件在內的自主軟件產業體系呢?

        這里的障礙主要不是人員的素質,也不是物質條件,而是缺乏自信,缺乏創新意識。在一些人看來,做基礎軟件是美國人的“專利”,似乎中國人只能為美國人打工。

        徐少春:印度有其長處,但總是把中國軟件和印度軟件比,其實是對中國軟件業認識上的一個明顯誤區,這會使很多人片面地把軟件業和外包等同起來。其實,外包僅僅只是軟件業發展的一個模式,除此之外,還有更多更好的模式需要我們學習。

        印度四點經驗

        徐少春:外包模式要做得好,企業必須要形成規模,才能形成盈利。但無論如何,它終究只是整個軟件產業鏈中利潤相對較薄的一環,真正盈利能力高的,是那些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核心軟件產品廠商,以及專業為客戶提供IT服務的企業。

        靳國衛:孔子說:三人行必有吾師。印度軟件產業發展令世界矚目,我們當然要學習。關鍵是學什么,怎么學。既不能全盤照搬,也不能盲目排斥。

        我覺得至少有四點做法起碼我們是要好好向印度學習的。

        一是政策。印度為軟件業發展提供的政策是非常寬松的,尤其是稅收方面,這是其產業做大的動力,我們應當認真研究。

        二是人才培養。同樣是發展中國家的印度,軟件從業人員在一個較長的時間內,基本能夠做到持續供應,我們應當充分借鑒其人才培養的經驗。

        三是吸引外資。印度已經成功地吸引到一大批歐美IT跨國公司,在其境內設立外包服務機構和軟件研發機構,而且規模很大,其引資政策和在控制成本方面的許多做法是我們應當認真學習的。

        四是在企業做強做大方面。印度的幾大企業,如塔塔、Infosys等均在短短幾年時間內,規模迅速膨脹,成長為跨國公司。這應當引起我們的深思。

        實際上,印度和中國的軟件產業各有特色,某些地方我們還有印度所不具備的優勢。比如面向日韓外包業務的優勢;比如我們的城市基礎設施建設水平;比如我們已經出現的龐大的國內信息化需求市場等等。只要我們能學他人之所長,同時充分發揮好我們的優勢,中國軟件產業趕超印度還是大有希望的。

      免費預約試聽課

      亚洲另类欧美综合久久图片区_亚洲中文字幕日产无码2020_欧美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桃色视频_亚洲AⅤ天堂一区二区三区

      
      

      1. 日韩精品系列在线 | 中文字幕一区二区日韩欧美 | 五月丁香综合缴情六月在线 | 日本中文字幕在线视频二区 | 亚洲国产精品激情一区二区 | 日本性爱一二三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