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磁懸浮是世界條投入商業運營的磁懸浮列車線,世界條采用混凝土預制軌道梁的列車線。為上海磁懸浮列車項目提供軌道梁加工生產線,是沈陽機床(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在實現核心裝備國產化方面的漂亮一筆。
“我們五年前設計制造的這批機床,今天仍然算得上世界設備。”直至今日,沈陽機床集團總經理關錫友提起此事仍很自豪,“我們已經向各國同行證明,中國裝備能夠裝備中國。今后,我們將在沖擊世界裝備技術的路上邁出更大步伐。”
集成創新破解技術難題
五年前,作為磁懸浮軌道梁加工機床項目的負責人,關錫友正面臨著兩大技術難題:對于這組大型設備,要求精度比正常規格機床還要嚴格,在30米加工行程內誤差不能超過0.08毫米,也就是不到一根頭發絲的距離;機床需要五個坐標軸,包括兩個回轉坐標軸,就當時的中國裝備水平來說,這種技術是相當超前的。
剛剛走出上世紀90年代產品結構老化、企業效益低下、人才流失嚴重的困境,沈陽機床集團的技術力量還相當薄弱。在報出2年半工期的德國同行看來,沈陽機床集團根本不可能在6個月內完成全部項目。
但是,沈陽機床集團巧妙地選擇了多項新技術集成方案:機床采用大截面滑枕式主軸系統,以提高設備精度;采取精密定心軸承支撐、光柵測量閉環控制等措施,實現回轉軸高精度、小角度精確分度定位;采用直線導軌、精密齒輪齒條消隙傳動、伺服鏈閉環控制,實現大型動立柱長距離移動的平滑控制和精確定位……
根軌道梁一次試切削成功,全部2251根軌道梁沒有出現一件廢品。由于充分利用了集成技術創新,沈陽機床集團用“小米加步槍”打贏了一場高科技“戰爭”,走出了一條有中國特色的企業技術創新之路。
“集成創新”是沈陽機床集團的高管人員時常掛在嘴邊的一個詞。
沈陽機床集團數控機床公司負責人肖利偉這樣解釋這個詞的含義:“機床的設計制造涉及許多核心技術,目前我們還沒有全部掌握。但通過整機設計,有效集成各項核心技術,我們完全可以滿足客戶和市場的需求。這好比1、2、3……七個音符并不是我們發明的,但我們仍然可以譜出美妙的音樂。”
正是在這種思想指導下,“十五”期間,沈陽機床集團一方面加緊積累技術基礎和研發能力,一方面面向市場,求實奮進,不斷滿足各類客戶、各種市場的需求。
這期間,沈陽機床集團共開發出五軸車銑復合加工中心等中數控機床產品120余種,全部達到國內或國際當代水平;完成國家“十五”科技攻關項目中機床行業全部三個課題和國家“863”計劃機床關鍵技術課題項目;產值數控化率由“九五”初期的不足10%上升為50%左右。
構建自主創新的跨越式通道
“支撐發展和引領未來是企業自主創新的兩個不同目標層次。前者著眼于支持當前發展,后者著眼于未來可持續發展。”沈陽機床集團董事長陳惠仁認為,在企業創新實踐中,經營者一定要根據企業的內部條件和外部環境,合理配置資源,既要保證企業當前和近期目標的實現,又要為企業長期持續發展提供源源不斷的技術創新支持。
基于這種認識,沈陽機床集團在面向現實市場,努力實現企業當前和近期目標的同時,也在面向未來發展,著眼于產業方向和技術前沿,為提升企業未來競爭力提供技術支持,并逐漸構建起自主技術創新的跨越式通道。
數控裝置是數控機床的“大腦”。為了推進具有自主知識產權高性能數控系統的研發和產業化,沈陽機床集團與中科院沈陽計算所等科研單位合作,攻克了開放式體系結構、高速高精控制算法、全數字接口、智能化以及網絡化控制技術等多項制約國內數控技術發展的關鍵和共性技術,相繼開發出三種新型高性能數控裝置。
在相繼突破核心技術的基礎上,沈陽機床集團研制成功了一系列高端機床產品:
——THA57400×800龍門五面加工中心號稱“大力士”,一次裝夾工件能進行五個面的加工;
——高速高精是BW60HS系列高速臥式加工中心的“絕活”,主軸轉速可達每分鐘16000轉,在保證加工精度的同時,切進速度可達到每分鐘60米;
——SSCKZ系列車銑復合加工中心是個“多面手”,一次裝夾工件能夠完成車削、銑削、鉆削、攻絲等多道工序的復合加工;
——五軸聯動加工中心,能夠實現空間復雜曲面的五軸聯動加工;
——CKG6132數控高精度車床,加工出的有色金屬表面光滑如鏡子一般。
“以前,我們總是引進別人的技術,也就總是落后于別人。通過自主研發,我們生產出了高端產品,用自主技術造就了自主品牌。”
2005年10月,沈陽機床集團作為的國外機床制造商代表,應邀參加了在柏林舉行的全德機床制造業峰會。關錫友關于“我們對COPY(復制)不感興趣,我們愿意在全球范圍內尋求戰略合作”的演講,贏得了經久不息的掌聲。這是高傲的德國同行給予沈陽機床集團的正視和尊重。
與世界數控機床先進技術接軌
在沈陽市郊,一個大型機床生產基地正在建設當中。年內它將整合沈陽機床集團在這個市的全部產能,2007年形成年產2萬臺的生產能力。但這并不是簡單數量上的相加,而是一次質的飛躍。新基地產品數控化率將達到100%。這意味著,每年從這里銷往世界各地的2萬臺機床將全部是數控產品。
與此同時,沈陽機床集團的另外兩大產業集群也正在形成:以昆明機床廠為核心的西南基地,將面向海外重點發展精密、重大型產品,與沈陽基地產品形成市場互補;以德國希斯公司為核心的歐洲基地,將形成強大的重、大型高端數控產能。
“這三大基地都將得到集團強有力的技術支撐。”據關錫友介紹,集團將在沈陽總部設立研發中心,負責制訂公司產品發展規劃、開發數控機床新產品、制訂標準、技術交流、人員培訓等。
同時,還將在北京、上海、德國柏林設立研發分部,分別負責航空航天典型零件用戶工藝的研究與優化、復雜曲面五軸加工編程等基礎、共性及關鍵技術研究,數字化設計、汽車典型零部件工藝的研究與優化等基礎、共性及關鍵技術研究,以及高新產品研發、柔性自動生產線集成技術研究等。
談到未來產品研發方向,關錫友表示,沈陽機床集團將面向航空航天、汽車、電子、能源、船舶等國家重點行業開發臥式加工中心系列、立式加工中心系列、門式加工中心系列、復合加工中心系列、臥式車削中心系列、立式車削中心系列、數控特種機床系列、重型數控機床系列等八大系列數控機床新產品。
在高性能數控機床功能部件研發方面,重點研發數控系統、伺服電機、五軸頭、車銑頭、數控刀架、數控轉臺、高速刀庫機械手等數控機床功能部件。
在汽車關鍵零部件柔性自動生產線研發方面,重點開發汽車發動機缸體、缸蓋及減速箱等殼體類生產線,汽車發動機曲軸、凸輪軸等軸盤類生產線,汽車懸架、車橋等支架類和異形件生產線,汽車發動機裝配線、檢測線等汽車關鍵零部件所需柔性自動生產線。
在數字化設計基礎、共性技術領域、產品結構設計領域、工藝技術領域、測試檢驗技術領域及應用技術領域等5個領域相關技術也將開展深入研究,力爭取得關鍵技術上的突破。
沖擊世界裝備技術 沈陽機床集團自主創新記
更新時間: 2006-05-07 09:36:13來源: 粵嵌教育瀏覽量:7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