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上半年全球半導體產業的走勢超出了絕大多數國際研究機構的預測,整個行業的收入僅比去年同期增長2%。與全球半導體產業發展躑躅不前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國內半導體行業1-8月實現了26.7%的收入增長,這一數字遠遠高于全球總體水平。
全球半導體行業波動明顯
根據半導體工業協會(SIA)發布的數據,今年上半年全球半導體產業的收入為1210億美元,比去年上半年增長了2%。這與此前全球半導體市場研究機構預測的“保持較高增長率”反差巨大,半導體產業反而在上半年步入了收入增長的低谷。這一出人預料的結果使各大研究機構紛紛大幅下調對今年市場的整體預測,下調幅度的是半導體工業協會,從去年底預測增長10%陡然下調到了1.8%,下調幅度達8.1%。
國際研究機構普遍認為,造成上半年全球半導體產業收入下降的一個主要原因是DRAM等產品的價格遠低于預期。各大生產商在今年年初加大了資本投入,產能擴大明顯,但微軟的Vista操作系統并未帶來預期PC出貨量的明顯上升,因此DRAM需求的提升有限,這導致了DRAM價格快速下滑。
盡管上半年半導體行業的發展不盡如人意,但國際研究機構普遍對下半年行業狀況持積極態度。據iSuppli預測,雖然半導體行業今年上半年比去年下半年的收入下降了3%左右,但今年下半年收入仍有望較上半年增長8%;ICInsight認為第三季度的市場表現比預計的要好,估計第三季度晶圓廠的產能利用率進一步提升到93%,而、二季度分別為79%和90%;Gartner則將2007年的市場預期由2.5%調高至3.9%;WSTS的統計數據反映,今年7月份的芯片銷售額同比增長11.3%,WSTS因此將2007年預測數據調升至3%。國際上多數主要市場研究機構認為,2008年全球半導體產業將恢復較高的增長率。
國內行業快速發展
雖然全球半導體市場步入收入增速低谷,但國內市場依然保持了高于全球總體水平的增長速度。信息產業部相關數據顯示,今年1-8月,電子元件行業累計實現收入4864.8億元,同比增長26.7%,高出電子信息全行業平均水平7.7個百分點,自今年4月份以來,在全行業中排名第二。元器件類百強企業共實現營業收入1706億元,同比增長14%;實現利潤總額76億元,同比增長83%。
在產業規??焖侔l展的同時,國內半導體的市場規模也在同步發展。去年我國半導體市場規模突破5800億,已經成為全球大半導體市場,占全球半導體市場份額的四分之一強,并且仍然保持較高的增長速度。中信建投分析師劉珂昕表示,我國半導體市場和產業規模增長遠快于全球整體增速,這主要是受益于國際電子制造業向我國內地轉移,以及國內計算機、通信、電子消費等需求的拉動,我國已經成為全球半導體市場增長的重要推動區域。他預測,今年年底我國集成電路產業收入總額有望超過全球的8%,提前實現我國“十一五”規劃提出的目標。
技術創新仍待加強
劉珂昕認為,對于國內半導體行業而言,設計仍然是短板。由于專利和核心技術的缺失,國內企業的技術創新能力較弱,在半導體設計方面存在諸多困難,往往需要和外商合作開發,產品的升級換代速度也滯后于市場。
這使包括士蘭微(600460)在內的部分企業的收入受到一定影響,而那些能夠實現技術提升和產品更新的企業則有望從中獲益。
受到全球半導體市場增長放緩的影響,長電科技(600584)今年上半年的營業收入增長幅度有所下降,但其擁有的FBP封裝技術卻使公司未來發展有所保障。
有研硅股(600206)在國內半導體生產企業中處于地位,從去年至今,公司經歷了一波快速的增長。去年公司凈利潤增長388.08%,今年上半年凈利潤繼續增長479.29%。劉珂昕認為,有研硅股具有電子級硅單晶的生產技術,進入太陽能用硅單晶領域相對容易。近幾年,全球太陽能用硅單晶需求急劇上升,促使太陽能用硅單晶銷量大幅增加,這是公司凈利潤快速提升的主要原因之一。
中國半導體產業收入領漲全球
更新時間: 2007-10-12 09:26:06來源: 粵嵌教育瀏覽量:6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