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導體行業協會(SIA)和行業組織半導體設備材料國際(SEMI)似乎正準備發布一種形式的加密芯片標記,作為一種防止假貨和不實說明的IC流入供應鏈的手段。
這讓我想知道,加密方案是否會取得成功,人類可讀的標記可能被完全留在芯片之外—可能包括甚至公司的名稱?這實際上會引起人類可讀標記向機器可讀標記的轉變,并且被限制在一組密鑰激活的那些設備。
那就讓我提出一個問題:這樣的活動—如果發生的話—是否意味著芯片拆卸現象的終結?
拆卸是一種實踐,要購買一臺設備并解剖芯片,以找到那些供應商公司已經取得了設計勝利。這種事情已經大行其道,因為各個供應商都越來越封閉這種信息。對于潛在的供應商和競爭對手來說,知識就是力量。在加密標號方案之下,讀取信息的能力可能被限制并駐留在生產機器或某種在制造廠前端的加密核查工具之中。很難看出,讓那種信息可由第三方—如執行拆卸的工程咨詢公司—利用,對保護供應鏈中任何人的利益有怎樣的幫助呢?
然而,通過反思我的問題,簡短的答案就是“否,它并不意味著拆卸現象的終結,”但是,它可能使之困難得多。
不高明的情形就是列出公司名和器件序列號。取而代之的是,各個公司將不得不準備熔掉封裝并識別在硅裸片上的標記,除非那些芯片也可能已經被加密。因此,它將需要能做交叉裸片比較的工程權威,并利用他們的經驗來識別特殊公司的工藝的“外表”。然而,那無助于鑒別芯片的功能。
正如我們在做一次固件檢查時指出,遭破壞的日志和隱藏的問題能向處理器暴露證據的各種涵義,并提供一種找到正在發生的事情是什么的、比簡單地拆卸電路板更好的辦法。
幾年來,IDM已經把證據電路插入到IC之中,從而使買家能夠確定它們是否為真品。不幸的是,那種辦法并不總是湊效,貼錯標簽的器件的額定時鐘頻率已經被灰色市場供應商偽造,以謀取更高的價格。
我們曾經報道過,Algotronix有限公司是一家1998年從賽靈思分出的顧問公司,它所提供的有源數字電路單元DesignTag能被設計到IC和FPGA之中,并由外部掃描器透過封裝進行檢測。Algotronix在6月舉行的設計自動化大會上吹噓,DesignTag是一種支持強制實行IP內核和CAD工具許可協議的手段。然而,該公司也注意到,在它能被用于鑒別貼錯標簽的芯片之時,也能被以開放或封閉的方式配置。
這樣看來,SIA和SEMI理解了Algotronix的理念了嗎?顯然不是,因為DesignTag根本不需要任何封裝標記,信息就在芯片之中并通過封裝讀出。
芯片標記會讓芯片拆卸現象絕跡嗎?
更新時間: 2007-07-16 10:04:15來源: 粵嵌教育瀏覽量:1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