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目前上海對軟件人才的需求怎樣?軟件人才的機遇和發展在哪里?
人才缺口25萬
我國軟件行業近兩年迎來了發展高峰期,外資軟件企業紛紛在上海擴張,而中國本土軟件企業也在加緊研發步伐,加大研發力量,自主創新。
惠普中國啟動了“聚英1000”招聘計劃,希望今年年底前,在中國新增員工1000人。這是該公司迄今在中國市場的人才招聘計劃;而微軟在中國的軟件人員3到5年內將超過3000人,截至2006年底,新增員工人數就將超過800人。Google、戴爾、IBM等公司都在近期都有用人需求,職位數量十分可觀。
但目前相關研發人才的成長明顯落后一步——從世界軟件工程師大會上傳出聲音:中國軟件人才缺口大。據悉,目前世界的軟件生產國美國占全球軟件產業份額39.8%,日本占10.6%,我國占3.55%。美國擁有軟件人才240萬,日本140萬,而我國通過科研院所培養的專業人才僅30萬,尚缺25萬。
行業爭搶成熟人才
企業快速擴張,人才缺口巨大,加上新畢業的計算機相關專業大學生進入企業后無法上手,“轉型期”很長,導致軟件行業成熟人才頗為緊張。記者了解到,很多擁有5-7年工作經驗的成熟軟件人才,成為眾多公司的挖角對象。
就近期來看,惠普、Google、戴爾、億貝易趣、IBM、花期軟件、印孚瑟斯、薩蒂揚、微軟、SYBASE、SAP等各大全球知名企業都在上海大規模地舉行招聘。微軟目前在中國已建成微軟全球技術中心、微軟亞洲研究院、微軟中國研究開發中心、微軟中國技術中心、微軟亞洲工程院5大技術中心,網羅中國本土IT研發人員上千人。SAP中國研究院預計到2008年將達到1500人的規模。這些高科技軟件公司推出的崗位涉及銷售、技術支持、技術研發、測試、項目管理、研發組長等各個方面。
眾多公司同時出現人才需求,無疑給行業人才帶來了空前的發展機遇。一位擁有7年軟件工作經驗的軟件研發工程師告訴記者,他在某網站上傳簡歷1個月,就有近10家獵頭和知名軟件公司的HR打來電話,請他前去面試,提供職位從軟件開發工程師到項目經理、研發組長等不一而足。
各家企業在人才緊缺的情況下,紛紛采取措施吸引人才,有些企業打出“薪酬牌”,如惠普表示,公司提供有競爭力的薪酬福利;而另外一些公司則打出“技術牌”,如微軟亞洲工程院,給出了技術培訓和階梯晉升的人才培養機制。
四類人才成搶奪對象
目前這輪跨國高科技公司的搶人風潮興起于去年11月,而今年對技術型人才的爭奪愈演愈烈。“軟件行業人才缺乏,但并不表示人人都能找到理想的工作”,專業從事IT高科技人才獵頭的GRAMMYTECH公司獵頭喻小姐告訴記者,“目前的情況是,雖然市場很大,但很多企業找不到合適的人才,很多求職者也找不到好工作。結構性矛盾非常突出。”
那么企業到底需要怎樣的人才?哪類人才為吃香?喻小姐告訴記者,軟件人才是個廣泛的概念,并不是懂得C++/JAVA開發的人才都是緊缺人才。不同行業、產品公司的軟件工程師,所需掌握的編程語言、項目經驗、職業技能、行業背景大相徑庭,而企業只青睞符合實際需要的“專才”。歸納起來看,目前需要的人才有以下幾類:
1、日語軟件研發人才
隨著對日軟件外包公司的興起,會日語的軟件開發人才非常緊缺。IBM等公司目前正大張旗鼓招聘對日軟件開發人才。一般要求本科以上學歷,擁有對日軟件開發經驗3年以上,精通JAVA、C#等開發語言。日語交流能力達到相當于2級以上水平。一些外包公司逐步服務于韓國、德國的客戶,懂得韓語、德語等小語種的軟件人才也逐漸受到青睞。
2、軟件研發人才
目前企業大多需求成熟人才,開發人員需要有5年以上同類企業的研發經驗以及項目經驗,有3年以上跨國軟件企業研發工作經驗,一些研發中心更將門檻拔高到了8年以上的工作經驗。并且要求技能與公司項目匹配,專業背景和動手能力兼具,還要有熟練的英語能力。目前市場上精通.net,有過軟件升級系統開發經驗的人才非常緊缺。
3、軟件測試人才
隨著軟件外包業務的擴張,行業內“重研發,輕測試”的說法即將畫上句號,甚至還出現了“得軟件測試者得天下”的呼聲。國內針對軟件測試行業的專項調查報告表示,我國軟件測試人才的缺口超過20萬,未來5到10年這一數字還將繼續增大。報告指出,目前我國測試人員與開發人員比例為1∶1及以上的企業僅占31.7%,而不少歐美發達國家的軟件企業里,測試人員的規模已超過了開發人員。
如今越來越多的企業意識到了測試環節的重要性,紛紛設立測試部門,招聘軟件測試工程師。軟件測試人員需要有軟件測試相關經驗、縝密的邏輯思維能力、全面的技術能力、責任心和團隊合作精神、出色的溝通能力、良好的學習能力。那些有著良好外語基礎,同時掌握軟件測試技術的人才為搶手。在獵頭領域,測試人才的身價甚至達到了30-50萬元一年。
4、項目管理人員
項目管理人員除了專業背景和過硬的IT技能之外,還必須具備項目管理經驗和能力,有領導團隊進行項目開發的實際經驗。項目管理人員往往要求有5年以上工作經驗,并有實際從事IT項目管理的經驗,領導過一定規模的團隊,熟悉客戶管理、流程控制、財務分析、系統架構、團隊管理等。較強的和全球客戶的溝通能力、團隊組織管理能力、領悟能力都是不可缺少的素質。有PMP項目管理資格認證者更佳。目前跨國公司需要的項目經理更多地要負責海外市場的大型項目,在國際化人才緊缺的情況下,公司更傾向于招聘海歸。那些掌握海外先進技術、外語能力出色的海外留學人才,回國就職年薪酬能達到30萬元以上。
梳理職業經歷求發展
面對迅速發展的行業環境,IT人才在面臨發展機遇的同時,也面臨著更多的競爭和挑戰。一些工作3-5年的研發工程師早早地感覺到了職業瓶頸的到來。有的感覺工作面專一,外部機會多卻難以跳槽轉行;有的感覺技術上難有進步,晉升空間狹小。對此,世界軟件工程大會也提出了一些關于人才培養和發展的建議。
專家表示,IT人才應該好好梳理自己的職業經歷,明確職業方向。IT職業人大多有這樣兩條發展路徑,可以走程序員——軟件工程師——團隊組長——項目經理——部門經理這樣一條從技術轉為管理的發展路線,也可以走從程序員——軟件工程師——軟件工程師——系統架構分析師——研發總監等這樣一條從技術到技術的發展路線。
無論選擇哪條路線,IT人才都需要不斷學習新技術、新知識來應對挑戰,否則很可能淪為“吃青春飯”或者“技術淘汰”“可替代性強”的人員。軟件人才時刻感受著來自后輩人才的壓力,所以高素質的軟件人才需要有很強的適應能力和學習能力,能適應高速變化的環境,掌握日新月異的技術和理念。在積累工作經驗和技術的同時,還應關心行業發展動態,了解技術新聞,在時間學習業界、的編程工具,這些都是一個軟件人才發展、晉升的先決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