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汽車市場正在經歷著爆發式的增長,中國的汽車工業正抓住機遇、積極成長。同時,全球汽車及零部件制造正在大規模向中國轉移。汽車產業正面臨著全面的技術和產品提升,其重要的驅動力就是汽車電子化。汽車市場拉動和電子技術驅動猶如兩大輪子,推動著汽車和電子兩大產業的飛奔。
電子化程度是衡量一個國家汽車工業水平的重要標志,也是一個國家電子信息產業水平的體現。世界汽車產業電子化的快速推進,為我國汽車工業的發展壯大既提供了難得的機遇又帶來了巨大的挑戰。
我國的汽車產業過去基本上是希望走以市場換技術的道路,主要通過與國外汽車廠商的合作來發展自身,同時也就直接采用了國外的汽車電子產品,一直未能和國內電子信息產業有機結合。國內的汽車電子產業得不到市場的支持,也一直無法充分發展。另外由于我國汽車行業長期實行特殊保護政策,使得國內的汽車產業缺乏技術創新和國產化的動力,國內研究機構的許多成果也無法尋求產業化的載體。
結果是我國信息產業和汽車產業發展脫節,發展水平也嚴重不平衡。這種分離發展,不僅是汽車產業的技術空心化,關鍵的汽車電子技術掌握在國外廠商手中,而且由于電子信息產業得不到汽車市場的支持,電子信息產業的技術空心化也失去了一個解決的機會。
我國加入WTO后,這種情況開始扭轉。加之國內汽車市場的飛速發展,民族汽車廠商也有了一定發展空間。這自然也為我國汽車電子的發展創造了良好的機遇。大力發展我國汽車電子產業,不僅有利于解決我國汽車、電子產業的技術空心化問題,也將極大帶動我國電子信息產業的發展。如何發展中國的汽車電子產業,需要深入研討國外汽車電子產業發展的規律和我國汽車、電子產業發展的現狀和態勢。
汽車技術的發展趨勢是電子化、智能化、信息化和集成化
當前國際汽車市場上,汽車電子化競爭非常激烈,電子控制系統的應用十分普遍。統計數據表明,在國外汽車制造廠商中,每輛汽車平均消耗電子產品費用占整車的30%左右,其中光微處理器多達50多個,越是汽車電子化程度越高。汽車電子顯著特征是向控制系統化推進。用傳感器、微處理器MPU、執行器、數十甚至上百個電子元器件及其零部件組成的電控系統,正獲得極其廣泛的市場。汽車未來的發展趨勢是:用電化學替代燃燒學,電子技術的比重將超過機械技術的比重(電子化),系統的運行由控制器群自動控制(智能化),控制群間的網絡平臺支持系統運行(信息化),采用高效緊湊的模塊化設計(集成化和模塊化)。
技術創新、規模經濟和專業化是汽車產業的首要規律
和電子信息產業一樣,汽車產業也正在成為我國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
除了飛機制造,很少有產品在技術復雜性、涉及到的零部件數量以及產業關聯的廣泛性等方面能和汽車相比。但飛機畢竟只是小批量產品,而汽車則是典型的規模經濟產品,而且已經日益成為消費類產品而進入千家萬戶,大批量生產是汽車企業生存的基本要求。正因為這樣的產業特性,汽車廣泛帶動著其他產業而成為國民經濟的帶頭產業。
汽車的消費性特征使得市場拉動一直是汽車產業發展的主要動力,同時也是汽車技術創新的主要動力。百余年的汽車產業史就是一部技術創新史,市場拉動和技術驅動的雙重變奏主宰著汽車產業的發展。
市場對低成本的追求創造了汽車產業的規模經濟和專業化的特征。規模經濟的要求導致了汽車產業內的專業化分工,包括整車、總成以及林林總總的各種零部件。而規模經濟也不僅是整車的規模經濟,同時也是零部件總成及其上游供應商的規模經濟。這里當然包括了汽車電子系統廠商、電子元器件等供應商的專業化和規模經濟。
技術集成化與產業專業化的張力只能在市場中解決
汽車產業的發展伴隨著技術進步,但又不僅是技術進步。汽車技術的應用也不僅是一個技術問題,而首先是技術經濟問題,是市場問題。技術集成化和產業專業化、規模化構成了汽車產業發展的基本內在張力。盡管還有產業政策等因素在推動汽車產業發展中發揮過重要作用,但產業發展的基本動力機制還是由上述張力提供的。各國汽車產業發展的基本經驗表明,這一張力的平衡只能在市場中達到和解決。新技術的產業化中,這是必須要考慮到的因素,否則技術就永遠只是實驗室中的花朵。
國外汽車電子產業的基本經驗是專業和集成
汽車電子技術大致可以分為影響整車性能、以各種控制系統為代表的機電一體化技術和附著在汽車上的電子信息技術兩部分,前者是汽車電子的核心,后者是汽車電子的外圍。
就作為汽車電子核心的電子系統而言,國外汽車電子產業發展的基本經驗是專業化以及在此基礎上的集成。整車OEM廠商、電子系統廠商和電子元器件供應商、設計商、解決方案提供商在專業化的基礎上形成產業鏈。BOSCH、日本電裝、DELPHI等都是專業的汽車電子系統廠商,他們是不做整車的。而整車廠商也走著專業化的道路,通用汽車GM將電子系統廠商DELPHI分離出來就是明證。系統廠商走著專業化和規模化的道路,形成一個個分立發展的系統,集成的環節則是在整車廠通過總裝實現的。
對于汽車電子的外圍,這一特點仍然是成立的,只是各種車載電子信息系統不是在整車廠進行集成,而是由獨立的專業化的集成商進行集成后再與整車廠商對接。
市場拉動階段的我國汽車電子產業要求產業規律優先于技術規律
顯然,汽車電子產業的發展絕不單純是一個技術問題,而首先是一個技術經濟問題,和產業、市場密切相關的問題。我國的汽車工業發展基本處在依靠市場拉動的階段,在技術高端缺乏競爭力。從產業鏈的角度來看,這一事實基本決定了我國的汽車電子產業發展在現階段要走以市場拉動為主的道路。市場拉動階段的我國汽車電子產業要求產業規律優先于技術規律。
我國汽車電子產業要走核心單項突破和外圍集成供應的道路
如果將汽車電子技術大致分為影響整車性能、以各種控制系統為代表的機電一體化技術和附著在汽車上的電子信息技術兩部分,那么,由于我國在電子技術領域尤其是電子終端產品領域日益增強的國際競爭力,對于車載部分的電子技術我們完全可能形成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技術水平和產品供應,從技術經濟的角度則需要我們形成對整車的集成的供給能力;而對于機電一體化技術,我國的技術實力,尤其是產業化的技術經濟實力,和發達國家的汽車產業相比差距巨大,要實現集成化的整體突破實非一日之功,我們可以選擇的道路是單個系統或單項技術的突破,并實現產業化,形成國際化的競爭力和供給能力。
我國的電子信息產業和國際發展水平的差距正在逐步縮小,特別是在整機產品方面我們已經或正在達到國際水平,許多成果甚至處于國際地位。目前我國電子信息行業已經具備為汽車行業提供外圍電子信息技術和產品的能力和條件,在電子控制系統方面我國也具備了一定的研發能力,可以尋求產業化的突破。
如何抓住機遇,促進兩大產業的良性互動發展,解決技術空心化問題,通過產業化,實現國產化,這是發展我國汽車電子產業所要解決的首要問題。也是我們組織汽車電子論壇的宗旨。
為克服中國汽車、電子產業的技術空心化,加速中國汽車電子技術產業化、國產化,推動中國汽車電子產業跨越式發展,在成功舉辦“2003(上海)汽車電子論壇” 以及本次“2004(深圳)汽車電子論壇”的基礎上,我們還將在2004年11月16-17日組織“2004(上海)汽車電子論壇”。論壇將聚焦汽車計算平臺,重點關注兩大主題:控制系統的開發與產業化和車載電子系統的集成化供應。這正是要探索我國汽車電子產業發展的技術路線,在深入研討汽車電子技術和產業發展的基礎上,共同探討我國汽車電子的前沿技術和產業發展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