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3日,格力電器(000651.SZ)發布增發A股發行結果公告,終確定發行2952萬股,募集資金總額11.56億元。
在格力完成公開增發的同時,家電行業的另外兩個巨頭TCL(000100.SZ)和海信電器(600060.SH)也先后確定了自己的定向增發方案,分別計劃募集17億元和10.03億元資金。
值得注意的是,無論是空調行業的壓縮機還是彩電行業的液晶電視模組,上述家電三巨頭募集資金的共同目的都是向上游產業鏈進軍。中國股市的持續火爆除了讓一些家電企業有了“打新股賺快錢”的機會之外,也正在為家電企業夯實基礎進軍產業鏈上游提供一次機遇。不過也有分析師認為,依靠股市增發的資金進軍上游前景固然讓人鼓舞,但其中的風險也是不得不考慮的。
牛市提供籌資機遇
在有增發計劃的家電企業中,格力電器的公開增發已經于上周完成。根據格力發布的結果公告,格力電器增發發行價格為39.16元,終確定發行數量2952萬股,募集資金11.56億元。
TCL和海信的定向增發計劃都已經獲得公司董事會通過。根據TCL的計劃,公司本次增發案將向不超過10名投資者非公開發行股票,募集資金不超過16.9637億元。而海信的計劃則是向不超過10名投資者非公開發行不超過1億股,募集資金10.0227億元。
東方證券分析師張小嘎向記者表示,幾個家電巨頭連續增發募集資金,其密度居近年之首,各家公司的募集資金額在各自公司的歷史上也是處于高位。這顯然是得益于今年以來股市火爆,股價處于高位。
以格力為例,資料顯示,格力前次實施配股募集資金是在2000年8月,當時共配售3276萬股,配股價14元/股,募集資金4.5864億元。而本次增發數量2952萬股,但由于股價處于高位,增發價格為39.16元,終募集資金11.56億元遠高于前次。
砸錢豪賭上游
在幾大巨頭的資金使用方向上,向上游產業鏈進軍成為不約而同的方向。格力公告顯示,募集的11.56億元資金中,6.5億元將用于壓縮機技術改造項目,以每年新增360萬套壓縮機。
格力電器董事長朱江洪表示,壓縮機是空調核心的部件,是空調的“心臟”,投資壓縮機項目是格力電器的一個戰略行為。項目建成后,格力壓縮機的自給率可以達到50%,對核心部件的控制能力將進一步增強。
彩電巨頭進軍液晶電視模組領域同樣是向上游拓展努力的表現。TCL方面介紹,在液晶電視整個價值鏈中,雖然液晶面板占了30%至35%的比例,但液晶電視模組占整個價值鏈的比例也達到35%至40%,液晶電視模組和整機制造合并可占整個價值鏈的70%。由于液晶面板制造投資大、技術要求高,風險極高,對國內彩電企業來說,介入門檻相對較低的液晶電視模組業務,不但有效延伸液晶電視價值鏈,還可獲取更大增值空間和更高的盈利水平。
公告顯示,TCL17億元的增發案中有14億元將投入液晶電視模組項目。其中,42寸以下中小尺寸項目,總投資7.4262億元,建成后可實現年產32到42寸高清液晶電視模組168萬件。56寸以下大尺寸項目,總投資6.5391億元,建成后可實現年產46至56寸全高清液晶電視模組65萬件。
而海信10.03億元的增發案中,7億元將投入液晶電視模組項目。3年內將建成5條液晶電視模組生產線,可實現年產15寸到42寸模組300萬件的規模。
除了液晶電視模組外,海信的資金用途還包括,數字多媒體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投資額1.5059億元,電增資青島海信信芯科技公司8368萬元。均為向上游進軍項目。
海信方面表示,數字多媒體技術實驗室的建設將增強公司在數字多媒體產業技術領域的研發實力,有利于打破國外技術壟斷,減少向國外專利費用支出,逐步消除技術摩擦。預計由此產生的技術差異性及成本節約將使相關產品的毛利水平逐步提升2-3個百分點。
聯合證券研究員陳偉彥也認為,實驗室在多媒體網絡技術和顯示技術方面更多的是基礎性和前瞻性研究,雖然短期內很難對公司業績產生貢獻。但可以肯定的是,數字多媒體實驗室的投入有利于公司核心競爭力的構建,有助于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消除成長的不確定性,并持續提升公司的毛利率水平。
增發風險高企
長期以來,缺乏核心技術,不能控制上游產業鏈一直是國內家電企業為人詬病的焦點。依靠股市增發的資金進軍上游,前景雖然讓人鼓舞,但分析師認為風險也不得不考慮。
TCL和海信的公告顯示,投資液晶電視模組項目的回報期都在五年以上。但隨著世界各大面板廠商逐漸將液晶模組工廠向中國大陸及其他低廉勞動力國家轉移,國內液晶電視模組的市場供應量在未來有趨向飽和的可能。同時液晶顯示技術在未來也面臨著被其他顯示技術取代的可能性。
除了募集的資金外,兩家企業液晶電視模組項目的很大部分流動資金都來自銀行貸款。如果項目不能達到預期收益,顯然將對公司造成遠期償債風險和對募集資金投入的回報造成影響。
同時,考慮到目前股市的走勢已經不如今年上半年強勁。定向增發的價格由于不能低于基準日前二十個交易日的均價,定價方面是否能夠被市場接受也很難說。
不過,東方證券張小嘎認為,雖然進軍上游存在風險,但對于企業來說卻是勢在必行。以進軍模組為例,目前平板產品各種新的工藝技術很多是應用在模組上的,模組的技術更新速度平均3個月一次。掌握模組生產這個環節,可使公司在新技術上的應用速度更快。綜合設計液晶模組和整機的成本相對分別設計的成本下降約30%,從而實現整機成本的大幅下降。
至于定價方面,張小嘎認為,定向增發過程中,企業除了公開的價格外,大多會給增發對象作出一些私下承諾。終是否能夠順利完成增發現在雖然還不能確定,但問題應該都可以解決。
家電業借牛市余熱增發 向上游產業鏈進軍
更新時間: 2007-12-26 09:08:55來源: 粵嵌教育瀏覽量:2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