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gle的“算盤”和“盤算”
繼Apple(蘋果)公司后,Google(谷歌)也來了,帶著它叫做“Android”的開放式手機軟件平臺。
Google在美國東部時間11月5日宣布成立由34家企業參加的開放手機聯盟(OHA,Open Handset Alliance),又如約于11月12日發布了一個軟件開發工具包(development kit),全世界成千上萬技術人員帶著好奇和興奮下載了Android的SDK(軟件開發套件),包括北京時間13日凌晨守候在電腦前的中國工程師。
“用Google自己的解釋,該項目是一個全套手機的軟件方案(total mobile soft stack),包括中間件、SDK、關鍵應用、Linux Kernel四個部分。”北京易路聯動公司CEO徐國洪告訴《中國電子報》記者。他也是守在互聯網上期待時間下載Android的開發工具包看個究竟的工程師之一。
自5日宣布成立OHA以來,Google就一直在強調其涉足手機領域“不是要做gPhone”,而是要推出一個能開發應用程序的開放式平臺,讓其他主體設計制造出“上千萬部gPhone”。Android平臺強調的是“開放性”,與此前也采用開源(opensource)的Linux內核的企業或組織不同,Android還開放了基于Linux內核以上的開發工具,等于說是以中間件的形式推廣手機平臺,終提供給上層應用開發者一個統一的內容,從而保證內容的可移植性和多樣性(這恰巧與本報前不久刊登的文章觀點相符,詳見本報10月23日39版《手機操作系統初顯中間件特征》一文)。
對于Google這個以搜索為核心平臺的互聯網服務提供商而言,其使命是組織全球的信息資源,通過自己的平臺讓所有人都可以接觸到這些信息。目前Google的用戶還只是基于PC的傳統互聯網用戶,而通信技術的發展已經可以讓互聯網從PC移植到手持終端上。Google當然不想錯過這一能隨時隨地提供信息的機會,包括適當地將網絡廣告嵌入到手機互聯網。
負責Android項目的Google移動平臺總監Andy Rubin在接受采訪時表示,希望Android在高端、中端、低端各個產品線上都能導入,這其實是Linux與目前流行的諾基亞的Symbian、微軟的Windows Mobile等私有操作系統的區別。不過此前的Linux手機派系眾多,產品也仍處較高價位,沒有太好發揮開源的優勢,Android的介入首先會對移動Linux(Mobile Linux)陣營帶來較大的沖擊。
操作系統的封閉模式將被打破
Google畢竟是一個有強大實力的企業,Android不僅對Mobile Linux陣營產生強大沖擊,對其他手機操作系統而言也意味著游戲規則的改變。
除了Linux,這個市場上的其他操作系統,如諾基亞的Symbian、微軟的Windows Mobile、RIM,都是以封閉的產業模式運轉的。Linux也不意味著完全開放,愛可信的ecosystem模式也想走微軟的封閉產品模式。而Android帶來的則是真正的互聯網思維,開放的思維,它將直接沖擊Windows Mobile或Symbian的封閉模式。這會給手機行業帶來較大的變化,而且是比較利好的變化。
如果沒有開源的Linux,技術上仍然可以實現跨越Symbian、Windows Mobile的統一的API接口,但從商業競爭的角度,卻很難真正做到。而Linux開源的本質導致Linux自身必定會達成一定的統一。事實證明,手機中間件概念很可能會率先在Linux上出現。而手機產品需要彼此互通的功能特性,使得跨操作系統的中間件或統一API成為可能和必需,Google Android的出現,在加速結束Mobile Linux不統一格局的同時,也為跨OS的統一接口奠定了基礎。
在Google通過Android平臺介入手機領域的消息傳出后,微軟和Symbian方面的人士都紛紛表態“沒有看到具體的方案”、“真正做成產品還為時過早”、“本操作系統已經有多少用戶多好的業績”,置疑Google“把觸角伸到手機平臺領域的能力”。值得提醒的是,Google并不是看上了手機平臺的這部分利潤,而是通過開放平臺提供內容和服務。
手機平臺也許就因為這樣被Google開放了,這種猜測一點都不離譜,即便Google的產品可能不過關,也始終會被具有同樣思維的公司開放。私有操作系統的從業者應該以開放的心態看待移動互聯網。
對手回應
Symbian:不過又一Linux平臺
Symbian首席執行官Nigel Clifford上周在東京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對谷歌Android軟件發表評論說,Android不過是另一種Linux平臺,現在手機市場有10個、15個、20個,也許25個不同的Linux平臺。有時候看起來Linux分裂的速度比其聯合的速度更快一些。Clifford稱,Symbian承認谷歌對“開放”的承諾,并且認為這是一件好事。但是,“我可能會說沒有免費軟件這種東西”。
Clifford對其他軟件與Symbian的競爭并不感到擔心。他說,我們是市場的領頭羊,我們的目標是保持這個地位。
微軟:難與成熟平臺媲美
微軟CEO史蒂夫·鮑爾默上周四公開表示,Google發布的Android移動平臺沒法與Windows Mobile相提并論。
鮑爾默說:“Google才剛剛發布Android移動平臺,而微軟則已經擁有了數百萬的用戶,擁有偉大的軟件和大量的硬件支持。用戶也愿意使用Windows Mobile。Android移動平臺目前還處在一紙空文階段,因此沒法與Windows Mobile系統進行全面比較。”
他稱,目前有100多家移動運營商的150多款產品在使用Windows Mobile系統。今年,Windows Mobile的授權數量可能達到2000萬份。
專家觀點
王繼平:傳統軟件商業模式被沖擊
Google今天的舉措其實代表了軟件發展的趨向:把軟件從可以買賣、安裝的商品概念,變成服務的概念,即利用軟件提供一種服務。Google在這個基礎上,不但將提供各種各樣的互聯網服務,而且將把它變成免費的服務,通過廣告來獲得收入。我認為這是創造了軟件發展的一個模式。這可能對傳統軟件行業的沖擊會比較大,比如像微軟、Symbian這樣的依賴于賣軟件的企業的商業模式會受到影響。
我認為基于Google這樣的強大的品牌和經濟實力的企業,是可以把這個事情做好的。
(編者注:王繼平現為誠脈科技軟件有限公司CEO。他創立的南京移軟科技后來被美國PalmSource并購,2005年9月又因愛可信并購PalmSource而并入愛可信公司。)
移動Linux將重寫游戲規則
OHA絕非個意圖將Linux推進手機的組織,移動Linux陣營的分散化現象十分嚴重。“Linux只是一個內核,本身的定義并不完整,因此讓產業界以為是一個很容易抓住的機會,紛紛按照自己的設計,發展出了互不連通的Linux手機方案,反而導致了移動Linux領域的分散化。”MontaVista國際業務副總裁Art Landro表示。
除OHA之外,目前在移動Linux陣營活躍的組織有今年年初由摩托羅拉、NEC、NTT DoCoMo、松下移動、三星和沃達豐集團六家成立的LiMo基金會(Linux Mobile Foundation),和2005年11月由法國電信旗下Orange與收購了PalmSource的日本企業愛可信(Access)為核心的Linux電話終端標準論壇——LiPS論壇(Linux Phone Standards Forum)。這兩個組織中,前者旨在協調各方利益,形成一個基于Linux的統一API,后者則是為了建立一個涵蓋端到端的移動Linux生態環境(ecosystem)。
而在它們之前,開放源代碼開發實驗室(OSDL)和消費電子Linux基金會(CELF,Consumer Electronics Linux Foundation)中已經有專門的小組在進行類似項目。2004年9月,CELF還設立了專門的“Mobile Phone Profile WG”,目標也是確定通用的帶手機中間件的API。
一個又一個聯盟或組織接二連三地生成,本身就意味著在Linux上統一API的困難性。OHA和Android有什么特殊的殺手锏么?
“OHA和其他組織的不同在于,OHA是以產品導向為主,OHA是想打造一項產品,而其他組織則是以提供統一規范為主,鼓動別的企業采用他們的規范。”Andy Rubin表示。
“之所以在手機系統中會分成很多Linux陣營,關鍵是Linux只是一個kernel,上面的中間件沒有統一的定義。Google進來后,中間件這一層也opensource(開源)出來,我認為如果Google這套東西確實可行,LiMo或其他項目就沒有太大存在意義了。”徐國洪表示。
如此說來,Android猶如投入原本貌似平靜且死氣沉沉的池塘的一塊石頭,是LiMo等Linux陣營成員自動打破原來默認的游戲規則,還是再對Android產品觀望一段時間,現在誰都說不清楚。不過,Google已經宣布款Android手機將在明年下半年推出,LiMo也表示2008年上半年將推出款基于LiMo軟件的手機,LiPS的整套參考設計已經在今年北京通信展上展出了,毫無疑問,明年會是各陣營正面交鋒的開始。
對手回應
LiMo基金會:LiMo、OHA可互相協作
LiMo基金會執行董事Morgan Gilis本月5日就Google的手機平臺事宜做出回應,表示歡迎Google在移動領域的舉措。本報在LiMo主頁找到了這份公開聲明,現摘譯如下:
LiMo基金會對Google的這一“初步行動”表示歡迎。我們相信Google進入移動領域,并推出OHA聯盟有助于移動Linux作為移動領域的基礎技術的發展。
LiMo基金會因移動通信產業而生,致力于提供一個開放的,基于Linux的中間件平臺,加速下一代的用戶體驗。LiMo自2007年1月由摩托羅拉、NEC、NTT DoCoMo、松下移動、三星和沃達豐發起組建以來,現在已經有21家成員。
LiMo的創建,基于參與組建的各移動通信領域的領導企業有這樣的共識:手機上的價值線(value line)已經重構。現在的移動通信產業,軟件領域差異化價值的部分位于應用和服務層,這些在中間件之上的應用和服務將塑造下一代的用戶體驗,而用戶體驗是共通的,它跨越了手機品牌和手機型號。LiMo的角色是提供通用的中間件平臺,我們相信相比較商用授權的私有平臺,這種中間件平臺能更有效地在基于移動Linux技術的開源平臺上實現。
LiMo和OHA其實在移動Linux的生態系統中共享很多會員,沒有本質上的或技術上的障礙阻止LiMo和OHA之間展開互相協作。
專家觀點
徐國洪:“公開”不等于“免費”
Google的Android手機平臺是以開源的方式改變市場游戲規則。但其中有一個概念需要澄清,開源不等于免費。從常規講,開源的產品也包括了其他公司的專利費。
如果留意,Google從來沒有用free一詞描述Android產品,當然這仍不排除它是free的或者極低價格的。但有的公開聯盟會聲明是“open of charge”,比如阿帕奇在推其服務器的時候,就公開說自己既是opensource,同時也是免費的,而Google沒有這樣說。Android中用了很多Java的東西,Sun公司是否會收版權費還不清楚。值得注意的是,Sun Microsoft并不是OHA的成員。
(編者注:徐國洪原是嵌入式瀏覽器iPanel和國內數字電視機頂盒企業茁壯的創始人,他現在的公司易路聯動正在致力于開發適合中國市場的手機中間件產品。)
曉東觀察
Android對愛可信的影響——Android如果真的在產品上沒有什么問題,對愛可信的ecosystem概念會有非常大的甚至毀滅性的打擊。愛可信中國公司相關人員在接受《中國電子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從現階段進展看,愛可信和Orange的產品成熟度、商用化程度更加確定一些,目前還是對自己產品比較有信心。
Android對奇趣科技(TrollTech)的影響——其實奇趣在今年已經提出了其Qtopia套件不僅基于Linux操作系統,而且也將支持微軟Windows Mobile的構想,這其實已經在做跨平臺的中間件概念。Android對它而言具有相當沖突性,它是否能抵抗Google這樣一個強大的競爭對手,還要走一步看一步。首先是要看Google的產品是否過硬,其次要關注Google的商業模式是什么。
Android對微軟的影響——微軟會是受Android沖擊的。除了正文提到的原因,微軟還有點“后院起火”的危險:其擁躉HTC是Android目前的一大支持者,并很有可能成為2008年下半年批推出Android手機的企業。從技術上,Windows Mobile是容易被開發者拋棄的平臺。
Android對Symbian的影響——Symbian相對比較獨立,又擁有全球的客戶群,故Symbian對Google Android的態度幾乎是傲慢的。但基于Symbian有S60、UIQ等多個平臺,這些平臺對Google Android的態度并不一樣,其實這些平臺本身就在走向中間件化。
Android對Palm的影響——誰知道會有什么樣的影響?這家已經宣布支持Windows Mobile的硬件企業早些時候表示將在Palm OS平臺上支援Google的服務。
Google手機平臺:帶來新理念 沖擊舊模式
更新時間: 2007-11-21 17:01:20來源: 粵嵌教育瀏覽量:5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