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空調銷售旺季的結束,今年空調冷凍市場的盤點報告也備受關注。昨日率先出爐的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家電聯合課題組、國研網行業分析報告顯示,今年國內空調產量預計為7800萬臺,其中內銷2800萬臺,出口約為4500萬臺,庫存為500萬臺。相對于去年,空調的平均單價上升了15%,單價1000元以下的空調基本絕跡。此外,品牌的集中程度越來越高,排名前十位的空調品牌市場份額高達85.7%,且僅有一家洋品牌。
市場焦點層出不窮
靠天吃飯的空調行業,今年一掃前幾年的冷夏南澇北旱的低迷狀況,空調銷售在多數重點區域走出了持續走強的態勢。特別是空調銷售已經打破了旺季與淡季的區別,即使在淡季,銷量也沒有直線下滑,“季節性銷售差別縮小”成為特征。價格方面,盡管連鎖賣場的降價促銷天天喊,但空調均價上升已經成為事實,連續3年空調均價上升就說明了這一點,而往年盛行的千元空調已經基本絕跡市場。
今年空調市場“個性化外觀”設計風行。伴隨著華麗外觀的還有節能概念與變頻空調的繼續走俏,尤其是健康概念在消費者的購買意識中已經扎根。與2006年各廠家的高端戰略不同的是,各廠家所發布的高端產品都已經開始具備差異化的競爭優勢,融入了的技術,擁有了自己獨特的價值。
今年空調消費的行業熱點還包括“銅鋁管之爭”的口水大戰。在美的“永結銅心”和“黑心管”活動的刺激下,海信、科龍等使用銅鋁連接管的品牌展開市場反擊,但至今銅鋁管空調仍處于市場焦點,預計來年空調大戰仍將是話題。
外資市場份額萎縮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家電聯合課題組、國研網等機構對60個大中城市進行隨機抽查后統計,2007年在中心城市的空調銷量分布中,格力、美的、海爾、海信系(海信與科龍)的市場占比都超過了10%。排名前十位的空調品牌市場份額高達85.7%,品牌的集中程度越來越高。
值得關注的是,國產品牌空調在銷量的前十名中占據了九強,只有松下一家外資品牌進入十強陣營,說明外資品牌在國內空調市場中的份額已經萎縮。
業內人士分析認為,對于老三家的格力、美的與海爾,其市場地位難以撼動。海信科龍系在順利完成品牌整合后,有望成為市場的又一支點。志高空調目前的上市融資已經進入倒計時,未來也將有望成為主導空調行業大勢的重要力量。
未來競爭集中在二三線市場
今年冷凍年度的結束意味著新年度空調競爭的開始。目前,新年度的空調大戰正在醞釀之中,空調品牌的集中度加強不得不引起人們的關注。
來自于上述機構的調查數據顯示,在三四級鄉鎮市場之外,國內一線城市中以海爾、格力、美的、海信科龍系等四大家族為首的一線陣營的預期購買比例從71.8%增長到了77%,擴大了與其他二三線品牌的差距。國研網分析人士告訴記者,2007冷凍年度,由于品牌已經高度集中,這種寡頭時代還將繼續加強,且隨著各方積極調整渠道策略,美的、格力、海爾在排位上的變化極有可能出現意想不到的結果。另外,在品牌集中度加強的情況下,主流空調廠家紛紛轉向中高端市場之后形成的低端二三級市場空白,極有可能成為一批區域品牌壯大的契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