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gzyueqian
      18078865874
      首頁 > 新聞中心 > > 正文

      華為28歲員工獨闖剛果:方便面加老干媽就是大餐

      更新時間: 2007-07-20 15:10:08來源: 粵嵌教育瀏覽量:606

             7月17日,一幢8層高的樓房,雖在當地屬較好的建筑,但仍顯簡陋,墻上還殘留著前不久戰亂時的彈痕。這就是中國通信企業華為技術有限公司剛果(金)代表處的所在地。
             “現在條件已經好很多了。”剛果(金)代表處副代表劉康欣慰地說。這位年僅28歲的華為員工3年前曾單槍匹馬獨闖剛果(金),經歷了戰亂和瘧疾,吃盡了閉門羹,邁出了華為在這里的步。>>>社區激辯:如果您是華為的員工,高薪到危險地方你會去嗎?
             華為從1996年開始開拓國際市場,目前其產品和解決方案已應用于全球100多個國家,以及31個全球前50強的運營商,服務全球超過10億用戶。2006年華為的海外銷售額已占整體銷售額的65%。
             在開拓海外市場的10余個春秋里,劉康的經歷在華為并不是個案。作為中國首批走出去的企業,華為在海外的每一步都伴隨著各種各樣的困難,其國際化征程是一條充滿艱辛之路。
             艱苦奮斗、玉汝于成——走過把泡面當大餐的日子
             對于到海外發展的中國企業來說,面臨的個直接困難是員工的人身安全和衣食住行問題。
             在剛果(金),基礎設施薄弱,很多地方沒有公路。由于項目交付都是在野外安裝、調測基站,華為的工程人員經常連續駕車三四天趕往野外站點施工。周圍荒無人煙,他們只能自己帶上幾桶水和一些干糧充饑解渴,吃住都在車上。
             “很多時候只能吃面包。如果幸好有熱水能夠煮一包方便面加一點老干媽辣醬就是大餐了。”劉康說。
             華為肯尼亞CDMA產品銷售人員朱曉路介紹說,在非洲拓展市場過程中,很多華為員工都有不少困難和危險經歷,瘧疾這種可以致命的疾病,對于很多華為員工來說成了類似感冒的常見病。
             剛果(金)代表處的服務工程師高學新多次往返于各站點調測基站,過度勞累,去年3個月時間里連續4次得瘧疾,但他仍然工作在工程實施前線。
             另一位戰斗在非洲一線的華為員工張權在裝卸貨物時受傷,但當地沒有醫療設施,無法醫治。后雖得到治療,卻引起嚴重感染。稍稍好轉后,張權又乘飛機去協助工程交付,結果飛機著陸時油箱爆炸,他由于腳部有傷行動不便,被擁擠的人群擠落到地上,手臂等多處受傷。
             非洲一些國家政局不穩,這也為華為員工帶來不安全隱患。在一些國家的戰亂時期,華為的工程師如要去基層進行設備安裝、調試和維護,客戶甚至要派全副武裝的警察貼身保護才有安全保障。
             “盡管如此,客戶有需求時,我們還是會及時趕到。”華為南部非洲地區部負責合同交付的員工譚耀飛說:“正因為這種不畏個人安危的精神,客戶深深感受到華為是值得信賴的真正合作伙伴。”
             以誠相待、鍥而不舍——從吃閉門羹到豎大拇指
             非洲的電信市場長期被一些老牌電信供應商所占據,與前者相比,華為在品牌、影響力、規模上都處于劣勢。來自競爭對手的壓力、外界對于中國的陌生都使初入非洲的中國公司步履艱難。
             “華為是什么?”“中國企業能有先進的通信技術?”剛到非洲發展時,華為受到種種質疑。幾乎每一個華為海外市場的開拓者都有過吃閉門羹的經歷。為了拜訪一個客戶,市場人員常常連續數天、每天幾個小時、在非洲的高溫下西裝革履地站在客戶辦公室門前等待,汗水將襯衣一次次由白染黃。
             正如劉康所說:“華為的國際化是一個漫長的歷程,需要長時間堅持不懈的耐心和投入。”面對客戶的不了解、不認可、不理睬,華為人憑著鍥而不舍的精神和堅定不移的信念,持續在這塊市場開拓,付出終于得到回報。
             在艱難的市場開拓中,華為抓住每一次機會,以優質的服務和技術讓客戶信服。去年7月,華為在剛果(金)的客戶由于客觀原因改變工程計劃,原來30天工期的核心網設備建設壓縮為4天。經過對形勢的謹慎分析,項目組迅速協調十幾名工程師現場施工、調測。項目組所有成員吃住在工程現場,在走廊里打地鋪,累了就稍微睡上個把小時又馬上起來調測設備。經過3天4夜連續奮戰,項目組終于提前6個小時完工。
             “天道酬勤,付出總會有回報。以誠心獲得客戶認可,用的工程交付讓客戶信服,樹立華為的品牌。”這是華為人在非洲開拓市場的感觸。
             譚耀飛說,在華為國際化過程中,基層員工就相當于一個個沖鋒陷陣的戰士,通過他們的艱苦奮斗,合同交付才會在公司統一指揮下得以順利完成,保證客戶利益化。
             經過一個個員工的艱辛努力,華為公司在非洲的業務不斷拓展,受到越來越多客戶的青睞。華為通過創新的技術解決方案提供性價比高的產品,降低成本,在非洲大地上建立貼近客戶的30多個分支機構和交付團隊,為客戶提供及時的服務響應和快速的工程交付。
             談到華為,肯尼亞一家電信公司的職員奧斯卡·祖馬豎起了大拇指:“這家中國公司以其獨有的服務和耐力獲得了客戶的認可,我們都從中學到了很多。”
             華為從1996年進入非洲市場,目前產品已經應用在非洲40多個國家。2006年華為在非洲地區的合同銷售額達到20.8億美金。
             造福當地、實現雙贏——本地化戰略的收獲
             在海外拓展過程中,華為實施了本地化戰略,并始終把企業的社會責任放在重要位置,以期通過華為的努力推動當地發展,終實現雙贏。
             在與華為的合作當中,非洲政府意識到通信行業會成為經濟發展的助推器。越來越多的非洲國家開始建設電子政務,提高了政府運作效率;有不少非洲國家采用CDMA技術來實施普遍服務,加強農村和外界間的信息溝通,提高生活水平。
             華為獲得的是認可。華為在非洲收獲了從幼稚走向成熟的經驗,和非洲市場共同成長,目前已經成為非洲電信領域的領頭羊之一。
             “當看到多少從來沒有打過電話、沒有上過網的非洲兄弟在我們的幫助下,次了解到外面的世界,激動地喊出‘中國’‘華為’時,我們感到的是驕傲和自豪。”劉康感慨地說。
             對非洲的通信市場,華為有一種長遠的愿景和理念:作為非洲通信市場可靠的合作伙伴,為非洲提供的通信技術,培養當地的通信人才,通過通信豐富人們的生活。
             目前,華為在非洲的員工超過2500名,其中本地員工占60%,為當地人才提供了就業機會,華為在海外的本地員工比例還有望繼續擴大。
             與此同時,華為在非洲投資建立了4個培訓中心,包括尼日利亞、突尼斯、埃及和肯尼亞,培訓當地電信專家。第五個培訓中心設在安哥拉,正在建設當中。
             在華為剛果(金)代表處的辦公室里,本地員工高第埃穿著筆挺的西裝,打著領帶,正在忙碌著。他是華為在剛果(金)的元老級雇員。“我的家人和朋友為我在華為工作而自豪,現在華為公司在這里收到的求職信越來越多,本地人對華為的認可度越來越高。”高第埃說。
             劉康說,中國企業要實現真正的國際化,必然要經歷一個從中國化到全球化再到本地化的過程轉變。
             華為在非洲的開拓是與中國外交幾十年以來在非洲的耕耘和播種分不開的。在華為人辛勤勞作的非洲大地上,常常可以看到從上世紀60年代開始的中國援外項目,非洲的廣大鄉村至今還活躍著一支支中國援外醫療隊;在偏遠的鄉村,當華為員工去安裝調試設備時,會遇到很多非洲朋友熱情地用漢語打招呼。
             正如華為人所說,華為不是孤立的,而是繼承了先人的火種,沿著他們的足跡在前進,并發揚光大。在未來2年至3年內,華為將進一步完善其全球服務網絡、銷售網絡,構建本地化團隊,獲得在海外長期發展的基礎。

      免費預約試聽課

      亚洲另类欧美综合久久图片区_亚洲中文字幕日产无码2020_欧美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桃色视频_亚洲AⅤ天堂一区二区三区

      
      

      1. 偷拍一区二区三区 | 伊大人香蕉久久网欧美 | 一级a爱片日韩在线观看 | 日本精品免费网站 | 亚洲十大国产精品污污污 | 日韩在线视频一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