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llett說,瞄準動作要花很長的時間,以確保不會偏離靶心。
我們是有意的“小心翼翼”
百思買上海店的開業曾引發商業“密探”競相探訪的“盛況”。然而,半年過去了,競爭對手當初的敬畏卻正演化為“國際巨頭迷失中國”的質疑。迄今為止,這家外資家電零售“大鱷”在華只開出一家自有品牌門店,擴張明顯“失速”。
不過,對于百思買集團國際業務首席執行官Robert A·Willett而言,“射擊前的瞄準”顯然值得付出時間的代價。作為百思買中國戰略的“辯護者”,這位百思買國際業務負責人在近日訪華時表示,一旦百思買確認目前在中國的業務模式有六七成的把握是正確的,那將是大規模擴張的開始。
● 年“婚姻”成功
記者:百思買已經與五星電器合作一周年,如何評價合作的效果?
Willett:可以說我們年的“婚姻”非常成功。從財務報表上看,這種成功表現為合資一年以來,五星電器的各項經營都獲得超常規的提升。雙方企業在價值觀和企業文化上都很相近。
記者:但是,無論是五星電器還是百思買,自有品牌的門店數量在過去一年里都沒有太大發展。
Willett:判斷一家企業在一個市場中的好壞,不是財務報表,也不是門店數量所決定的,而是由廣大顧客的需求、員工體現的價值來表現。在我們中國門店的調查中,已經有超過62%的顧客為再次或多次購買者,消費者和員工滿意度整體都保持著較高水準。
記者:所以您認為百思買在中國的表現是令人滿意的?
Willett:對,我們理解中國人所謂的“獨木不成林”,但百思買在中國這一年度的表現已經大大超過了大部分人的預料。我們還不能透露更詳細的財務數據,不過,可以說上海店是百思買在全球開出的成功的門店之一。
● “開店不是比賽”
記者:百思買未來的擴張計劃是什么,是否還會延續“謹慎”的作風?
Willett:在未來的18個月里,我們計劃再開8家以上門店。我要強調的是,開店不是比賽。在北美,我們一年可以開100多家店,但是在中國,我們現在是有意的“小心翼翼”。不斷聆聽和感受顧客的需求,我相信我們會成為在中國名列的服務提供者。
記者:但這是否會喪失一些市場機會?百思買還需要準備多久?
Willett:舉一個例子,百思買進入加拿大市場時,市場占有率是零;5年之后,變成10%;收購當地企業,又帶來了20%的市場。同樣的事也會發生在中國。
我們來中國是要在這里扎根,而不是隨性而至,這使得我們必須要研究中國的消費者。就像射擊運動,瞄準動作要花很長的時間,以確保不會偏離靶心。我們的目標非常明確。
當然,小心翼翼不是把每件事都做到以后再大規模開店,我們只要確定60%至70%做對了,就會大規模擴張。
記者:收購會加速市場的占領,現在三聯等很多本土企業都逐漸進入競爭寡頭的合作序列,百思買是否會再次與中國企業尋求合作?
Willett:目前,除了五星電器之外,百思買暫時還沒有和其他任何中國家電零售企業有過聯系。
百思買高管為“擴張失速“辯護
更新時間: 2007-06-28 17:14:37來源: 粵嵌教育瀏覽量: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