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6月15日,自由軟件本周齊聚Google美國總部,討論如何應對微軟近的專利威脅以及未來的發展方向。
作為全球的草根軟件現象,Linux領導廠商將用三天時間討論開源社區是否應當與全球的軟件開發商微軟進行斗爭或對其不予理睬。目前,Linux軟件已經被用于臺式機、網站以及手機等產品,但全球技術公司和企業客戶對于Linux軟件的需求日益強烈。
Linux基金會常務董事吉姆-澤林在當天舉行的“合作峰會”上半開玩笑地對150名與會人員說,“朋友們,讓我們成為真理的探索者,而不是矛盾的發現者。”Linux是知名的開源軟件產品,用戶可以自由地使用、修改和共享,Linux廠商主要通過技術改進和有關服務賺取利潤。相比之下,微軟針對軟件收取費用同時反對自由分享代碼。
近,微軟宣稱包括Linux在內的開源軟件共侵犯該公司235項專利,微軟同時通過簽署合作協議避免Novell和Xandros兩家Linux廠商的客戶受到侵權訴訟影響。就在本周四,通過沃爾瑪和其它零售商店銷售基于Linux軟件PC產品的Linspire公司成為第三家與微軟達成專利協議的Linux廠商。
事實上,Linux基金會積極反對微軟,并有少量與會人士公開將微軟稱為“敵人”,但絕大多數人認為Linux用戶能夠很好地控制自己,同時微軟專利威脅也只是試圖在客戶當中制造“危懼、不確定甚至懷疑”的氣氛。經過周四和周五兩天的非公開會議之后,Linux基金會計劃下周發布聯合聲明,公布下一步計劃。
Steeleye Technologies公司首席技術官詹姆斯目前負責開發能夠實現計算機與外設之間傳輸數據的Linux支持代碼。詹姆斯當天表示,微軟不太可能起訴Linux客戶,因為絕大多數Linux用戶同樣使用微軟產品,“他們的客戶同樣也是我們的客戶”。與此同時,開源軟件設計語言開發商Zend Technologies公司努力保持中立,盡管該公司80%的客戶使用開源軟件,Zend Technologies近與微軟簽署了合作協議。
據了解,此次會議是Linux基金會舉行的會議,該基金會今年初由開源發展實驗室與自由標準組織合并成立。目前,全球已有70家企業和非盈利性機構加入Linux基金會,其中包括英特爾、甲骨文、IBM、思科、摩托羅拉、諾基亞、NTT、戴爾、紅帽、Sun以及ADP、美洲銀行和摩根斯坦利等主要客戶。
用于手機及消費電子產品的Linux軟件開發商MontaVista公司代理人Jason Wacha表示,過去Linux軟件通常由專業人士利用空余時間開發,“我認為Linux終將由商業力量推動,而現在許多Linux軟件開發人員也已經得到一定報酬”,他在談及為Google、惠普以及甲骨文工作的開源開發者時這樣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