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遙控器關閉的電視、連著插線板的充電器、“睡眠”模式的空調……這些不運轉的電器雖然看起來安安靜靜,殊不知它們在待機狀態中仍然是只不小的“電老虎”。據專家計算,我國城市家庭的平均待機能耗已經占到了家庭總能耗的10%左右,相當于24小時使用著一盞30瓦的“長明燈”。
“所有電器產品的待機能耗應降至1瓦。”這是國際能源署向全球電器產品生產商和銷售商發起的節能倡議。昨日在京召開的第二屆“1瓦論壇”上,中標認證中心主任李鐵男表示,“1瓦計劃”將由中標認證中心牽頭在中國全面推行。僅以電腦為例,如果全部產品采用1瓦待機能耗指標,到2012年,計算機和顯示器總共可以節電約12億度,折合人民幣超過7億元。
每年可省出一座三峽工程
一臺待機狀態的電腦照樣有4.8瓦的能耗,而普通電視機的能耗則高達8.1瓦。中標認證中心三年前的一項調查顯示,國內大城市普通家庭中,所有電器待機能耗平均超過30瓦。“現在隨著家用電器的普及,這個數字應該有大幅度提高。”李鐵男斷定。
專家認為,現在需要采用待機模式的產品越來越多,比如數字電視的機頂盒、調制解調器等都需要通過待機模式保持內部程序,而頻繁開關電器也確實對家電壽命會造成一定影響。因此,通過降低家用電器的待機狀態能耗來實現節能勢在必行。
據介紹,美國是世界上較早推行“1瓦計劃”的國家之一,其配套出臺的“能源之星”節能認證目前已被世界多個國家采用。2006年,“能源之星”認證僅在美國國內就為消費者省下了140億美元的電費,節約的電量相當于1.5個三峽工程、50個發電廠的產能。“以中國的家電市場規模計算,采用1瓦認證后所節約的能源不會低于這一水平。”李鐵男表示。
老產品面臨淘汰命運
實際上,中標認證中心從2002年就開始在國內推行“1瓦計劃”,該中心設立的“節”字標志認證中便涵蓋了這一指標。目前達標產品已有2208種,包括彩電、打印機、復印機、DVD等11類產品。不過這在我國家電市場中仍是很小的比例。
據家電業內人士介紹,低待機能耗的設計成本并不高,許多公司在推出新產品時也都會為了打開市場而努力靠攏節能標準。但電視、空調等老型號的產品改造起來則需要對生產線進行“大手術”,因而許多家電廠商不愿費力改造。
根據國家強制標準,目前市面上銷售的彩電待機能耗不能高于9瓦,從2009年3月1日起,上限將降至5瓦。而中標認證中心提出的“苛刻”的1瓦標準并非強制指標,家電廠商會不會置之不理?對此,李鐵男頗有信心:“高效節能認證就應該是針對高端產品的,一旦這個標志深入人心,消費者自然會做出明智的選擇。” (沈衍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