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越來越多資本為得到有限的投資項目而爭得頭破血流的時候,一些有先見之明的資本界人士開始將目光轉向日益活躍的大學生創業市場。《每日經濟新聞》獲悉,今日,一群天使投資人將“扎堆”出現在上海交通大學,在大學生創業項目中尋求投資機會。據了解,這群投資人還將在9日、12日分別前往復旦大學、華東政法大學,讓投資機會輻射到更多上海高校的創業學子。
這個命名為“雛鷹創業扶持計劃”的活動由上海海孵創業園牽頭策劃,聯合上海30多家高校的創業協會,以及交大、復旦等高校團委展開。海孵創業園營運負責人徐豪杰表示,雖然上海市有大學生科創基金做保障,但也只是杯水車薪。
這種“資本主動走進校園”的方式得到了創業大學生的積極響應。去年剛從交大畢業的陳云,昨日忙著準備項目書,打算向天使投資人好好“推銷”自己的創業產品。他以數字醫療方面的科研項目為基礎創辦了碧峰軟件信息技術有限公司,且已拿到30萬元上海市大學生科創基金。陳云坦言,“市場化產品與實驗室產品有很大區別,而大學生通常缺乏與市場接軌經驗”,這比缺乏資金更容易導致創業失敗。
徐豪杰表示,此次并非簡單地把投資人拉到學校,而是通過整合大學生群體中自身的資金、項目、人才、專利等資源,挖掘群體潛力,服務大學生創業者,擺脫過去依賴政府基金、國家扶持的創業思路。此次活動吸引20多名天使投資人參與,更有幾十個大學生創業項目參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