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做嵌入式應用軟件開發的人還有得挖嗎?”日前,某獵頭公司抱怨成都嵌入式軟件人才嚴重不足。被稱為當前熱門、有發展前途的IT應用領域之一的嵌入式系統在成都逐漸開始升溫,一場高端嵌入式軟件人才大戰在成都拉響。而人才匱乏造成的嵌入式軟件企業專業化程度不高、企業規模偏小等問題日益突出,再加上產業鏈缺乏協作、產業標準尚未完善、政府扶植政策難以落實等,對未來嵌入式產業的可持續發展進程已經造成了影響。
嵌入式應用軟件前景誘人
作為一個系統,可以根據需要把關鍵的核心技術放在軟件里,也可以放在芯片里,無論放在哪里,它們都是驅動硬件系統的靈魂。如果國內企業要擺脫完全被動OEM的制造基地的角色,通過嵌入式軟件與芯片來增加系統的附加值是上佳的選擇。近年來,在整個IT產業中,核心技術已經愈來愈集中在集成電路芯片(IC)和軟件這兩項之中。當前,在芯片領域多數國內企業還難以和Intel等公司進行競爭, IC制造能力也還不足以生產高性能的CPU,發展嵌入式軟件成為了“中國制造”變成“中國創造”的關鍵之一。
在嵌入式應用軟件領域有著非常深厚技術積淀的邁普(四川)通信技術有限公司執行副總裁肖志輝博士認為,嵌入式系統不同于通用計算機行業的技術,它是一個分散的工業,充滿了競爭、機遇與創新,沒有哪一個系列的處理器和操作系統能夠壟斷全部市場。即便在體系結構上存在著主流,但各不相同的應用領域決定了不可能有少數公司、少數產品壟斷全部市場的情況出現。因此嵌入式系統領域的產品和技術,必然是高度分散的,留給各個行業的中小規模高技術公司的創新余地很大。
看到了嵌入式領域的誘人前景,本土龍頭企業,邁普公司將數據通信作為了自己的主攻方向。目前,該公司已掌握了PowerPC、MIPS兩大體系的CPU技術,以及業界先進的ASIC、NP、Packet Processor技術,在大規模硬件系統、高速數字電路和FPGA方面都有了豐富的設計經驗。而在產品方面也已充分擴展到包括路由器、以太網交換機、VOIP、安全傳輸等產品線之中,并取得了豐碩成果,年銷售額接近9億元。今年,邁普還將推出基于電信計算架構的高端路由器MP7500。
高新區管委會副主任劉勇告訴記者,今年軟洽會再次加強了對嵌入式軟件的宣傳,隨著更多企業對嵌入式軟件了解的加深和走在前面的企業帶動下,可以預估,嵌入式軟件將在整體軟件收益中占據更多的份額。
復合型人才短缺
發展嵌入式軟件,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在記者走訪的多數企業,普遍認為發展嵌入式的制約因素是缺人才。記者獲悉,康特電子招聘嵌入式軟件工程師已有很長一段時間了,可至今沒有找到合適的人才。邁普、電子十所等企業則選擇了以自身培養為主。
“國內嵌入式教材體系不健全,人才認證和考試體系也不完善,懂得嵌入式基本知識和實際應用環境的復合型人才太少了。” 肖志輝提到,目前高校的軟件教育普遍以應用軟件為主,還沒有專門的嵌入式軟件的課程,提供學生動手實踐的機會幾乎沒有。記者了解到,目前從事嵌入式應用軟件開發的的人員,以自動控制、通信專業和計算機硬件的偏多,通過工作“實訓”逐漸轉型而來的。
單靠一兩個企業是無法扭轉整個社會人才不足的。劉勇透露,高新區一直就重視本土人才的培養,目前區內科研院校林立、軟件培訓機構,擁有眾多的電子信息類大學和綜合大學,每年計算機類畢業生人數都在7萬左右。此外,縮短大學畢業生向企業熟手的過程還由政府牽頭,聯合高校、專業培訓機構和軟件企業組建“實訓機構”,為企業培養能夠直接使用的人才。而成都軟件學院也將正式成立并招生。劉勇建議軟件企業一定要根據企業自身情況,沒有必要盲目擴充人手,也不用去挖同類企業的墻角,這樣一方面人為造成人才恐慌,同時也會導致企業人才成本的增加。他還提到,成都本地人才和其他地區一個顯著的不同點就是穩定性非常高,平均流動率在5%以下,而沿海地區流動率普遍都在10%以上,這也是造成不少企業尤其是新進企業覺得人才匱乏的一大原因。
朗沃教育成都實訓中心校長林睿指出,一個的程序員不是“學習”出來的,而是通過“訓練”出來的:“學習計算機語言只能掌握語言的基本語法、具有初步的編程能力,而‘項目實訓’就比純粹進行計算機語言學習更能深刻的理解和掌握語言的語法和特征。經過項目實訓的學員,也就相當于具備了1-2年的軟件開發工作經驗。”如果軟件企業僅僅將目光定位在普通高校畢業生,可能一時之間難以找到合適的人才。然而通過專業培訓類企業的實訓的高校畢業生則能很快地對企業項目上手。
人才認證和考試體系的不完善讓企業多培訓機構效果不信任的企業,目前在成都也不是一、二家。在軟件孵化園做手機嵌入式研發的劉先生明確表示了自己只招有三年以上工作經驗的,不關心是否獲得了培訓機構發給的證書。
由于嵌入式軟件開發入門門檻較高,不僅要懂較底層軟件(例如操作系統級、驅動程序級軟件),對軟件專業水平要求也較高(嵌入式系統對軟件設計的時間和空間效率要求較高),而且必須懂得硬件的工作原理,所以培訓機構都比較重視學員的自身素質。在成都中嵌信息技術學校,記者發現這里的老師不再如某些學校一樣,接到咨詢電話后立刻報價、然后詢問什么時間來上課。該校老師一般會首先了解咨詢者的個人情況,并根據咨詢者情況進行建議,從招生起就開始注重人員的挑選,為保證今后的學習效果邁出了 步。
對于成都復合型人才現狀,肖志輝建議可以通過良好的激勵機制,政府、人才培訓機構創造機會,軟件開發人員看到機會,這樣建立起穩定、專業化的嵌入式軟件人才隊伍。
產業鏈缺乏協作
2006年,東軟集團嵌入式軟件外包銷售額約為6000萬美元,東軟股份有限公司I/S事業部技術總監商國平認為成功的關鍵秘訣首先就是做到了軟件與硬件結合的,另外一點則是與國際、國內市場開展廣泛的OEM合作。無獨有偶,邁普也提到了其發展嵌入式軟件一大優勢在于其軟件和硬件都居于行業的地位。記者了解到,在數據通信領域,邁普已擁有超過700萬行源碼的大型通信軟件系統開發經驗,在協議完整性、網絡互通性、系統穩定性等方面均處于業界。在硬件方面,1993年我們研發出了國內的多路調制解調器MP100,2003年研發出了國內的可安全路由器,2005年首推雙核路由器MP7200,2006年有推出了寬窄一體化路由器MP2700。“將公司在軟件和硬件領域的優勢結合,抓住擅長的移動通信領域,堅持‘科技創新、精品制勝’戰略,這是我們在嵌入式領域取得成就的重要原因。”
然而如東軟、邁普這樣自身具有整合硬軟件資料的企業在成都寥寥無幾。缺乏硬件平臺的支撐成為當前不少嵌入式軟件開發企業面臨的棘手問題。
“如果產業鏈完整了,企業之間就可以通過交流解決目前困難。”肖志輝認為,術業有專攻,即使邁普已經具備初步融合軟、硬件的條件,也需要與其他企業取長補短,形成優勢互補,對于成都更多的中小企業,就更需要政府牽頭,形成各類企業一個良好的合作模式共同推進成都嵌入式軟件產業的發展。
在提升產業鏈協作方面,劉勇表示,高新區目前正積極鼓勵企業互動,并做出了實質性的工作。如當前的一些會議、論壇等都是為區內企業提供一個交流的平臺。下一步,政府還將在增進企業相互間了解而多做工作。劉勇也呼吁各個企業敞開胸懷,建立企業間的良性互通機制,資源互換,共同發展。邁普、東軟表示愿意將部分業務外包出來,一方面自己騰出更多的精力專注主攻方向,同時也讓更多的同行有機會切入到嵌入式研發領域,共同發展。
編后:
嵌入式軟件是當前成都信息產業發展中極具前途和優勢的軟件產業之一,該產業未來的發展需要企業、政府、人才機構共同的努力。企業要不斷提高自身研發水平,多走出去與其他企業交流;政府要建立良好的大環境,在稅收、補貼方面向企業提供優惠,將扶持政策落到實處,并促進產業標準早日完善;人才機構注重對復合型人才的培養。作為成都嵌入式軟件產業發展粘合劑和放大器的媒體,我們將更多的關注到本地嵌入式軟件的發展,促成完整產業鏈的早日實現。
人才匱乏 前景誘人--攻克嵌入式軟件發展瓶頸
更新時間: 2007-05-29 14:22:34來源: 粵嵌教育瀏覽量:744
免費預約試聽課
- 姓名
- 電話
- 獲取試聽資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