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莞企業遭遇“337”調查,其中3家DVD企業被卷入,這或將給其產品在歐美市場的銷售帶來一定的沖擊。記者獲悉,日前全球DVD專利聯盟8大會員之一的東芝,向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提起“337”調查,起訴的17家公司包括3家美國公司和14家中國公司,其中在東莞注冊生產的企業為3家。
對此,幾家企業均低調應對,表示將由香港總公司作出決定,是否應訴目前尚不清楚。相關知識產權人士則表示,因費用高昂或將成為企業的應訴門檻,但應訴不積極或一旦生效,將給DVD行業和其上下游產業鏈帶來不小的影響,這應引起業界和整個東莞制造企業的關注與重視。
回放:
東莞3企業首遭“337”調查
本月初,日本東芝公司在聲明中指控稱,在沒有得到該公司授權,也沒有經過DVD規格制定團體審核批準的情況下,17家公司對美出口和在美銷售的DVD播放機、刻錄機,侵犯了其3項專利。因此向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和美國加州北部地區聯邦法院提起申訴,要求對相關企業啟動“337”調查,責令其立即停止上述侵權行為,并賠償東芝公司的相應損失,但聲明沒有給出具體的索賠金額。
據了解,此次遭到起訴美國企業和中國企業分別為3家和14家。在涉嫌侵權的14家中國公司中,東莞獨占“3員”,主要包括東莞金威格電器,以及東莞金萊電子、東莞鑫聯數碼科技,前者屬于金威格數碼科技集團(香港)有限公司,后兩者則為香港東力集團的下屬企業。
回應:
待總部決定不清楚是否應訴
記者致電位于東莞石排鎮的東莞金萊電子和東莞鑫聯數碼科技,都表現得比較低調,不愿作出具體回應。
“我們知道有這么一回事”,記者在向東莞金威格電器了解情況時,該公司員工表示,公司主管羅小姐不在廠區,但她告訴記者,東莞金威格電器是香港總部在這邊投資建立的工廠,主要負責制造和生產工序,所專營的個人及家庭數字科技產品,也一直都以歐美國家為主要的服務市場。至于是否應訴,香港方面還沒有表態,因此東莞公司不方便作出任何明確的答復。
業界:
不會對其他公司造成沖擊
“近年來專利保護被炒得很厲害,但部分東莞企業對此可能未引起足夠的重視,東莞金業電子科技有限公司專門負責知識產權保護工作的蘇家祥說,該公司一直都很重視知識產權和品牌的建設,因知識產權保護到位,公司銷售業務不會受到其他企業這一調查的影響。
莞內的其他DVD企業也表示,這一調查不會對自己的業務造成影響,但會充分關注事態的發展。
影響:
關系整個行業出口命運
“這是東莞DVD生產企業次遭遇這一調查”,東莞市知識產權協會秘書長陸軍分析說,該市電子制造業發達,部分企業在本土加工和代工的同時,貼牌生產相關產品或自創品牌,很容易引起對方的關注。特別是當產品的銷售量大到足以威脅對方的利益時,被提起申訴調查也就是意料之中的事情了。
他認為,與服裝、鞋類產品的反傾銷相比,“337”調查是阻止競爭對手進入美國的省錢和省時的法律手段,對東莞出口企業的威脅和殺傷力也將更大。被訴企業一旦“應訴缺席”或敗訴,有關方面將可以發布有限排除令或普遍排除令,從而阻止涉案侵權產品對美出口,其限制措施也可以擴大適用至上、下游產品。由于歐盟采用同一標準,意味著涉事企業在失去美國銷售市場的同時,也將難以在歐盟市場立足。
“如果遭遇排斥令,涉案產品將永遠不得進入歐美市場”,陸軍表示,如此將波及原材料供應商、生產商和銷售商的共同利益,不僅會牽連到行業的上下游產業鏈,甚至關系到整個行業產品的出口命運。“現在已經不是應訴費用的問題,而是產品能否進入歐盟市場的問題。”他如是說。
困境:
費用高昂成企業應訴門檻
“我們也曾嘗試過與當事企業聯系和接觸,但對方態度不積極或根本不作回應,”陸軍稱,“337”調查的應訴確實很專業,必須聘請美國律師,這一應訴費用是所有項目中的,少則幾十萬多則高達數百萬美元。一個企業或一般的企業將很難承受,費用問題已經成了橫在企業面前難以逾越的門檻,從而制約了企業應訴的積極性。
出路:
尋求和解或集體應訴并結盟
華南專利商標事務所的毛磊律師建議,涉事企業可以試探和解的可能性,從而降低應訴費用;或者在專業的指點下,采用一般應訴的策略;也可由行業協會或商會出頭,集體聯合應訴,共同承擔應訴費用。
東莞市知識產權協會和東莞市電子行業協會則認為,通過此事件東莞應該嘗試建立行業聯盟和專利聯盟,以整個行業的優勢來應對類似事件。
何為“337調查”?
指根據烏拉圭回合協議修正的美國《1930年關稅法》第337條款,如果任何進口行為存在不公平行為(主要針對侵犯專利權或者商標權行為,也包括侵犯著作權、半導體芯片模板以及不正當使用商業秘密等行為),并對美國產業可能造成抑制和壟斷,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可以應美國國內企業的申請進行調查。
東莞3家DVD企業首遭“337”調查 關系出口命運
更新時間: 2007-04-27 13:33:24來源: 粵嵌教育瀏覽量:10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