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訴無門,欲哭無淚”,當筆者在成都某大型汽車賣場外看見陳女士時,她的表情就是如此。在滿身貼滿“歪貨訴狀”的汽車旁,陳女士對筆者表示,她已經在此抗議很多天了,而近在咫尺的汽車商家卻視若無睹。
如果說,陳女士是執手千金的富豪,對車棄之,相信也會毫不吝嗇;但陳女士并不是家財萬貫,而是靠著血汗辛勞才買了價值幾萬的汽車。當年買車時判若上帝,與如今低下的聲討相去甚遠,令陳女士感慨萬分!
不得不承認,她,乃至以她為代表的汽車消費群體,在廠商面前顯露的弱勢,是表現得如此赤裸,而他們的聲討也是那么的蒼白!
在此,不是宣揚要把某汽車商家推向被告席,也不是要某商家對以上遭遇給予漠視。在此,筆者希望商家能夠保持售車時的熱情,遵守售車時的承諾,多一些換位思考;而車主也不是動不動就采取投訴、索賠之類過激行為。雙方本著心平氣和地協商處理問題,那才是解決問題的根本辦法。
如此,就不會出現汽車商家對年年“3.15”的小心謹慎乃至達到厭惡的地步,進而可以倡導“天天3.15”的存在。
如此,一個和諧的消費環境即可存在!
構建和諧的汽車消費
更新時間: 2007-03-14 10:14:05來源: 粵嵌教育瀏覽量: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