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以為,今年的空調價格會繼續保持上升通道。支撐我這一觀點的因素有三。
首先,來自于廣大的空調企業支持。現有空調市場的格局已經清晰化,正趨于穩定,格力、美的、海爾三足鼎立的格局短期內難以打破。在市場份額相對穩定的情況下,企業的經營目標將會發生轉移,追求量增向質變,即要提升企業現有市場份額下的盈利能力。因此,三大品牌在今年不僅不會降價,還會通過推廣新品替代老品、增加商家利潤空間等手段來抬高市場價格體系。當然,這種漲幅不會太大。
有人指出,志高、奧克斯、格蘭仕等二線陣營中的活躍份子,一直嘗試著從二線陣營向一線陣營突破。在今年的市場競爭中,他們存在著以“價格”為突破口進而提升市場份額的可能性。對此,我曾經也表示贊同。但后來通過對這些二線品牌活躍份子的市場觀察及其內部人士的溝通后發現,他們的競爭模式和經營理念與前幾年相比已發生了較大轉變。他們在擴張市場份額的同時,更關注現有規模下的利潤化。因此,他們年度營銷策略中,價格已經淪為階段性的促銷手段,只會在一些市場份額爭奪較為激烈的區域使用。其實,長遠來看,二線品牌更多的是需要通過予以商家豐厚的利潤空間、提升商家忠誠度,逐步積累來獲得市場份額和經營利潤的提升。
其實,在市場份額趨于穩定的形勢下,對于空調企業而言,要發展更要生存,通過保證經營利潤從而獲得可持續發展的力量是今后企業間競爭的主旋律。
其次,國內空調市場已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一方面,行業格局趨穩,企業數量只減不增,新進者基本沒有,現有企業則注重于經營質量和業績的提升和完善,并非盲目擴張圈地、價格沖擊。另一方面,消費者的需求重點發生了轉移。從初空調作為消費品轉向普及品,消費需求也從基本的制冷制熱轉向了家庭裝修、品位享受等多方面。因此,空調市場營銷的重點也開始從價格轉向功能、服務等方面。在這種背景下,如果繼續以價格為賣點進行市場營銷,與行業發展方向有悖。 液晶投訴提示追蹤超市周刊點評技巧人物專題
再者,對于一直在市場價格戰中充當催化劑的家電連鎖企業而言,目前已步入家電連鎖業態的洗牌期。同時,隨著百思買等外資連鎖的進入,也加大了連鎖業態的競爭程度。在這種背景下,國內一些家電連鎖企業自身的經營模式和競爭策略趨于同質化,僅停留在“大規模化采購、低價格銷售、擠壓上游供應商利潤率”等層面上,已不能滿足家電連鎖日益增長的利潤需求和發展支撐。因此,這必然會撬動家電連鎖企業經營模式和競爭手段上的變化,將競爭重點轉向利潤高的高技術高附加值產品、通過提升服務質量的贏利等等。
盡管在空調銷售的旺季時期,家電連鎖肯定還會通過低價銷售為手段來獲得消費者眼球。但是,這種降價促銷是經過包裝的,即將產品分為高中低檔進行包裝好,適當一部分低價機吸引眼球,更多的則是集中于中機的銷售。因此,整體來看,家電連鎖銷售的空調產品價格近幾年來實際上是呈上升趨勢。
此外,我們還應當看到,目前在大中城市為代表的一二級市場上,由于消費者生活水平的提升,消費傾向發生了較大變化,對價格的敏感度降低。同時,在市場廣闊、開發尚不完全的三四級市場上,企業也在加大力度。但受物流、運輸、售后服務等固定成本的限制,一味地以價格為手段來進行市場擴張,顯然不符合長遠發展。因此,現在許多空調企業對于三四級市場的擴張,還是以“品牌、品質”為突破口。
按常理,我不應該就今年空調價格的走勢妄下結論。但我清楚,無論是廠家,還是商家,或是業內人士,都希望今年的空調價格繼續保持上升勢頭。漲價對于利潤日趨稀薄的空調業而言,無疑是一場及時雨、一根救命稻草。無論是從理論上,還是從市場實際操作過程中,空調價格都會保持著穩定的增長。
專稿:今年空調還要漲 消費者對價格敏感度降低?
更新時間: 2007-03-14 10:13:21來源: 粵嵌教育瀏覽量: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