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長虹創立于1958年,自1974年開始生產電視機以來,一直保持著高速的發展勢頭,特別是進入20世紀90年代后,長虹的發展速度更為驚人,先后創造了一個又一個的行業奇跡。1995年,第50屆國際統計大會授予四川長虹電器股份有限公司"中國彩電基地"的稱號,公司還榮獲"中國彩電大王"稱號。"長虹"品牌價值也隨著企業和產品的發展而持續攀升,截至2005年,"長虹"品牌價值已躍升至398.61億元,榮膺世界品牌500強行列。
進入2000 年后,長虹片面追求規模的戰略導致產業發展后續無力,特別是開拓海外市場的失利,引發了嚴重的財務危機。從2004 年下半年開始,新一輪領導班子對長虹進行戰略重塑。2005年,在成功實施了產業發展相關多元化、內部改革市場化、產權改革社會化等策略后,長虹實現了從傳統家電制造商向信息家電制造商、內容服務提供商的轉變。
目前長虹已將主要產業劃分為核心業務、戰略業務、新興業務三個梯隊,貫徹"有所為有所不為"、"有進有退"的經營策略,將非核心業務交給行業內專業廠商經營,同時強化核心業務。彩電作為長虹核心業務,保證穩定的贏利能力和現金流;空調、電子部品、電池作為戰略業務,是核心業務的后續生力軍;新興業務就是以成長性的IT產品、網絡產品和信息家電產品為代表的3C產品,這是長虹未來主要的產業發展方向。
實現戰略轉移的長虹終于在2005年迎來轉機,電視、空調和IT三大產業全面振興,全年銷售收入大幅增長。長虹電視的年銷售同比2004年增幅達到35%;長虹投影電視穩居全國市場,市場份額達到19%以上;長虹平板電視較2004年增長266倍,躍居全國三甲;長虹空調成為行業增長快的品牌,增長50%;長虹數碼增長300%,長虹電池也大幅攀升50%。
長虹在3C融合方面將以彩電為基礎進入網絡電視、數字電視、IPTV等多個領域。作為跨入3C的標志性產品,四川長虹推出全球首臺"視際通"電視,,體現了家電市場信息化、網絡化、顯示平板化的未來趨勢。
作為進軍3C 的戰略舉措,長虹已經與中國電信、微軟建立了戰略合作伙伴關系,利用中國電信的寬帶、收費結算渠道、頻道平臺和微軟的流媒體技術;與盛大合作生產IPTV 機頂盒;成立長虹朝華信息產品有限責任公司進入IT 領域;成立多家3C 業務開發、支撐公司------國虹通訊技術公司、長虹科技信息技術有限公司,步入手機制造業和相關通訊產業領域,逐步推廣IPTV、互聯星空以及傳媒業務,在未來3-5 年內,成為3C 業務運營商。
建設1000個營銷網點推廣上網電視,是3C融合產品進入大規模商用階段,證明長虹的3C產業化進程取得實質成效。通過構建了一個強大的戰略盟友軍團,加上長虹龐大的用戶群及家庭影響力,使其在三網融合進程中占據了先天優勢。
目前,四川長虹家電產品正在全面跨入3C 形態。在產業價值鏈方向,四川長虹以IC 設計中心、軟件設計中心為主導建立核心技術平臺,以快的速度進入關鍵部品的制造和軟件開發領域,以獲得對高價值回報的占有,使技術附加值向上游轉移。產業形態方面,四川長虹擁有信息家電、IT、通訊、網絡、內容與服務提供等五大產業集群。在商業模式上,四川長虹與服務和內容提供商結盟,共同制訂行業和終端產品標準,逐步向內容和服務提供商轉型。
公司目前已經形成以數字彩電、數字液晶、數字PDP、數字背投、數字視聽、數字網絡、數字媒體網絡、數字電子器件,以及空調、電池等為代表的九大產業鏈,形成集數字電視、空調、冰箱、IT、通訊、數碼、網絡、電源、商用系統電子、小家電等產業研發、生產、銷售為一體的多元化、綜合型跨國企業集團,將成為全球競爭能力的消費電子系統供應商和內容服務提供商。
2006年,預計四川長虹的銷售收入將超過200億元,利潤也將比2005年有較大幅度的增長;預計到2010年,四川長虹將力爭實現銷售收入超過400億元、利潤12億元左右的目標,為投資者帶來實實在在的價值增長。
四川長虹:3C驅動公司價值增長
更新時間: 2006-03-03 10:03:28來源: 粵嵌教育瀏覽量:2240
免費預約試聽課
- 姓名
- 電話
- 獲取試聽資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