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爾電信(印度)有限公司正考慮在印度投資建廠生產手機。這家公司的總經理ArunKhanna表示,預計在未來的18到24個月內,公司將在印度市場上售出總值達3億美元的手機產品。
如果一切順利,海爾很有可能會成為首家在海外投資建廠的國內手機廠商。此前,TCL通訊在拉美市場取得了不俗的銷售業(yè)績。
印度這個正在急速爆發(fā)的移動通信市場,是新的機會還是新的陷阱?它會成為眾多疲軟的國內手機廠商另一個突圍之地嗎? 突破印度
“印度市場目前被業(yè)界認為是世界手機市場第二大引擎,又因其對產品質量、性能等方面的要求非??量?,被認為是難啃的骨頭。”海爾通信青島總部的相關負責人通過電子郵件回復本報。
這位人士表示,自2004年9月,海爾集團就在印度首都新德里與印度的Scope集團合資建立了公司(包括研發(fā)中心),它主要向印度市場輸送由中國出口的GSM和CDMA手機產品,單價在43美元至432美元之間。
2005年6月初,印度的電信運營商塔塔電信主動找到海爾,提出合作要求,但條件是海爾手機必須通過當地100多項測試。海爾用短的時間跨過了印度市場的各種門檻,一次性簽下了50萬臺的訂單,此后訂單一再追加,直到總數超過200萬臺,海爾成為塔塔電信的主要手機供應商。
印度市場給困頓中的海爾手機帶來了一絲生機。資料顯示,海爾手機今年一季度業(yè)績同比有所增長,其中出口增幅超過3位數,重要的突破便是在印度市場。
計劃中的手機制造工廠寄托了海爾對印度市場更多的期待。上述海爾通信人士拒絕透露未來手機廠的任何信息,不過據路透社的報道,海爾集團計劃向印度市場投入“大筆資金”,并在未來兩年內建廠完畢。
“印度手機市場正處于爆發(fā)階段,大致相當于國內市場幾年前的高速增長,”易觀國際分析師林娟說,“印度每年移動用戶的數量增加非????!睋《入娦殴芾砭值慕y計數字,到今年1月末,印度電話普及率達到了11.7%,印度在2008年將成為全球僅次于中國的第二大移動通信市場。 機會還是陷阱
中國國產手機市場則完全進入了另一個階段——集中度不斷增強,強者更強,弱者更弱,除少數幾家做得更好,更多廠商需要面對的是如何出線或出局。易觀國際的數據顯示,國產手機從2004年開始銷量便持續(xù)下滑,2005年銷量份額已降到30%以下。與銷量份額下降伴隨而來的則是普遍性虧損。
看起來,印度市場仿佛一塊全新的處女之地。
林娟分析道:“海爾對投資建廠應該謹慎決策,海爾在印度銷售的一般都是比較低端的產品,在這種情況下投入高額成本建廠,無疑采取的是長期發(fā)展戰(zhàn)略,但高成本究竟會帶來怎樣的長期回報,這需要謹慎評估。”
西南證券分析師周興政指出,印度市場的突破并不能給海爾手機業(yè)務帶來多少利潤,投資建廠的時機必須成熟,必須有足夠的訂單支持才可以,需要非常謹慎。
賽迪顧問的分析師蔣利峰認為,海爾在印度投資建廠,會得到很多優(yōu)惠,比如在稅收和進入壁壘方面,這是吸引它設廠的重要因素。
海爾手機欲在印度投資設廠 機會與陷阱并存
更新時間: 2006-06-13 19:12:10來源: 粵嵌教育瀏覽量:594
免費預約試聽課
- 姓名
- 電話
- 獲取試聽資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