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人們被大型連鎖家電賣場愈演愈烈的價格戰吸引時,越來越多的人把目光投向了一種另銷售方式——網絡銷售。幾年以前,網絡銷售還不被人們所認同,對其的態度也是嗤之以鼻,而現在人們發現,在網上人們可以購買的到幾乎所有可以在商店里購買的物品。只需要點幾下鼠標就可以購買的流程,而商品也會有專人送貨上門,非常方便。價格和外面賣的價格差不多,很多商品比超市的價格還要便宜,因此吸引了很多人選擇網上購買的方式。
通過觀察發現,這些銷售網站都聚集了眾多國內知名品牌的產品,包括索尼、格蘭仕、TCL、飛利浦、海爾、夏新等大部分知名企業的的家電產品,擁有專門的家電專場。一些家電連鎖業巨頭和大型家電廠商已與其合作,產品從平板電視、洗衣機、電磁爐、電冰箱到柜機空調、熱水器,一應俱全。有些廠家在網上銷售的各種產品除了可以提供正式發票,還保證全部的聯合保修服務,在網上銷售的各種產品所提供的所有服務幾乎和直營店沒有區別。而從價格來看,就以平板電視來說,價格與大型賣場相比還更便宜,也正是低于市價的價格吸引了很多消費者和買家,而且越來越多的小型家電生產廠商試圖通過網絡這個渠道搭建和用戶的融通平臺。
那么是什么原因造就了現在網上銷售火爆呢?為什么網上店鋪的價格會比大型的家電連鎖企業還要便宜,這其中是否存在什么貓膩?家電網絡銷售對傳統的賣場銷售會帶來巨大沖擊嗎? 網絡銷售脫離實體開店成本束縛
網絡銷售之所以獲得消費者的青睞,除了購買方便以外,其的吸引力就是更為便宜的價格。筆者從網上找到了一些知名品牌產品的價格,和大型連鎖賣場的價格相比,價格的確低了很多,從10%~20%不等,有些價格甚至比賣場的價格要低上萬元。那么為什么網上銷售有如此低廉的價格呢?其中是否存在什么問題呢?
脫離實體開店成本束縛是網絡銷售成本降低的主要原因。按照某廠商的對網絡銷售價格低廉的解釋是:一般將商品送到各地的連鎖超市里賣,每件商品的成本會增加百分之十,主要產生在家電連鎖的入場費等環節,而這些在網上的售賣的商品,這方面的成本為零,所以價格自然會比市場上低。
而到目前為止,能將流通費用控制在10%的企業已屬行業中的佼佼者,如何從營銷成本中要利潤已經很現實地擺在了企業的面前。一方面,雖然廠家不斷改進技術,擴大生產規模,完善管理體系,盡的可能降低成本,但原材料價格的上漲和市場競爭不斷加劇,價格的下跌讓家電行業的利潤越來越低;另一方面,還要遭受渠道商限制和分銷渠道的中間盤剝,付出高額的流通費用。如果利用網絡銷售的手段,消費者直接從廠家購買商品,廠家可以節省15%或更多的支出,6700億的交易空間,無疑這對微利的家電廠家來說是巨大的利益誘因。
對家電廠商來說,通過網絡銷售不僅節約了每年向連鎖渠道交納的15%~20%渠道費用,還省去因促銷而帶來的店面費用,同時直接面對消費者,也迎合了團購這一消費群體的需求。而對消費者來說,同樣一件家電,如果在網上商城買,可以比在家電賣場買便宜20%,根據大中電器的網上銷售統計顯示:網上商城運營成本較低,基本上是同等規模門店的30%,網上商城所出售的商品價格將會比門店低5%至20%。廠家和消費者雙贏的局面,這也就促使了更多的大型的知名企業加入網絡銷售的陣列中,產品品牌和種類的增加也使越來越多的家電消費者青睞網上購買家電。 連鎖的弊端促使銷售方式的多樣化 2006國美全球家電論壇,折射出電器連鎖商財大氣粗
對家電廠商,如何做強做大是擺在他們面前的首要問題,但當他們發現在擴產之后就立即面臨的卻是快速消化產能的難題。若想實現規模化后的價格優勢,必須將產量迅速變成銷量,如果這一點都做不到,不要說擠壓競爭對手的生存空間,連自身的生存都成了很大的問題。此時家電廠商不得不依靠電器連鎖商“規模采購”和“快速分銷”地優勢,因此,電器連鎖商對企業的利潤層層盤剝,巧立名目收取雜費、拖欠貨款遲遲不付等一系列行為層出不窮。
連鎖商自我意識的不斷膨脹,使得許多廠家都嘗到了當初自己盲目擴產埋下的苦果。目前的家電企業的市場現狀,不僅影響到了家電企業的可持續發展,還將危及到整個家電行業的理性規范化發展,走多元化的銷售方式的道路已經是迫在眉睫。
前段時間鬧得沸沸揚揚的格力電器拒絕進入國美渠道事件,不僅僅是企業單純脫離電器連鎖商單邊霸權行為的束縛的行為,它給我們帶來的信號是:重新找回企業的市場定位,思考今后可持續發展的空間,如何面對市場份額將不斷弱化的局面,以及如果尋求多元化銷售之路,這時候網絡銷售的發展正好給企業帶來了一種新的銷售方式,企業和消費者的直接交易,不僅脫離了中間的銷售渠道,同時還可以更好地了解消費者地需求。
由于網絡銷售所帶來的便利、價格優勢以及其他優點,潛力巨大,連一些家電連鎖商都開始考慮進行網上銷售了,像做連鎖的永樂與易趣聯姻,開起了網店。或者自己獨立開網店,比如:國美、蘇寧、以及大中網上商城。比起后者的做法,前者的選擇似乎更為有效,因為不管連鎖店有多大,但網上的人流量和網站的名氣有關。所以國內大型網絡交易的人流量是企業自己辦網站所不能達到的,而易趣、淘寶每天上億的人流量可以為家電企業帶來大量的潛在客戶。但要企業自己所辦的網站要達到這個流量幾乎是不可能的,因而家電產品的網絡銷售,國內的大型的知名網上購物網站是。有利有弊,網絡銷售存在諸多軟肋
家電網絡銷售擁有眾多連鎖賣場無法比擬的優點,但同時也存在很多的不足之處需要改進。雖然網上可以提供低價商品,數量過大必然會影響家電連鎖賣場的銷量,這樣一線的家電連鎖肯定會群起而攻之,所以采用低價策略也不是網絡銷售發展的長久之計。還有產品的質量和售后服務問題,根據中國社會科學院互聯網發展研究中心公布的市場調研報告也顯示,產品質量和售后服務是網上交易的一大軟肋,用戶投訴比例達43%,高居2005年影響網上交易諸多問題之首。
平時消費者在商場購買產品的時候,不僅可以了解產品的性能,還可以看見產品實物,從外觀、實際性能、質量等多方面給予考慮。但網上銷售的產品往往只有幾張照片,光看圖片給人的感覺很空洞,實際的表現怎么樣消費者的心中沒有底。何況家電動輒上萬元的價格,如此憑借幾張照片就決定,未免也太過草率,即使價格非常便宜,消費者心中難免有很多的疑惑。這也是很多消費者即使認為賣場的價格高一些也無所謂,因為在國內消費者的心目中,一旦決定以后,即使貴一點,寧可花錢買個放心。加上網絡銷售的商品投訴比例又如此之高,也使很多人不能放心購買。連鎖賣場還是以后銷售方式的主流
其次售后服務也是制約網絡發展的一大關鍵因素,雖然很多商家在銷售中承諾提供正式發票,還保證全部的聯合保修服務,但實際的運作過程中有很多都沒有實施。就以保修來說,雖然承諾了保修服務,如果是上門維修還好辦,如果需要返回廠家或者因為質量問題換貨,那么這其中的運輸費用由誰來負擔并沒有說。一般情況下,都是商家提供維修服務,但其中的運輸費用由用戶負擔,那么家電都是很大件的物品,這運輸的費用恐怕至少也在幾百元以上吧。另外還有一點就是,網上銷售的商家大部分并不是在購買者本地,通常是收到訂貨以后通過物流送貨上門,且不說中途運輸過程中出現什么閃失,一旦出現質量問題,往往只有一個通信地址和電話可以聯系,消費者的權益往往得不到保證。如果要上門討個公道,還得跋山涉水到外地去,所以就售后服務來說,網絡銷售遠遠不如家電連鎖賣場。
目前在網絡上從事家電銷售的大多數是一些個體商家或者是一些中小型連鎖企業,雖然現在有不少大型的知名連鎖企業和一些廠家已經加入,但還有很多廠家是通過其他商家進行銷售,還沒有參與直接的網上交易過程,況且從規模上來說遠遠沒有達到像現在的家電連鎖賣場的水平,那么信用問題有誰能夠保證?就以付款來說,網絡銷售付款時有幾種方式,當面交易、貨到后付款、先付款后發貨、或者采取第三方加入的方式,而一般常用是中間兩種,先付款消費者不放心,后付款廠家不放心,而第三方加入比較可行,但這種方法筆者也使用過,其中還是有很多漏洞,如果讓不法商家鉆了空子,那么受到損失的就是消費者。如果想要讓消費者放心購買,如何建立一個健全的信用體系、有效的質量評估和售后服務系統,以及放心的付款方式是網絡銷售急待解決的問題。家電銷售網絡化發展挑戰傳統賣場尚為時過早
雖然現在一些家電生產廠商試圖通過網絡這個低成本渠道搭建和用戶的融通平臺,并且也獲得了一定的成績,引起了不少消費者的關注,網絡銷售受到關注一方面是自身的優勢,另一方面要得益于家電連鎖商在實體店面的競爭加劇,廠商轉戰網上交易,以減少實體開店帶來的成本束縛。但是要說家電銷售網絡化發展挑戰傳統賣場,現在還尚為時過早。網絡銷售的規模現在根本無法和家電連鎖賣場相比,而且現在的體制還不健全,如果要想真正沖擊傳統賣場尚待時日。 家電連鎖商群雄逐鹿
就以家電連鎖商和生產廠家來說,現在的態度都仍不明朗。國美、蘇寧、大中、永樂對目前網絡銷售的態度均表示沉默;廠商方面對此也比較低調,一些與國美、蘇寧唇齒相依的家電生產企業甚至主動拒絕了淘寶伸出的橄欖枝。在淘寶提出將以網上店鋪形式挑戰家電連鎖巨頭國美電器后,其在招商過程中卻遭遇過家電廠商集體缺席的尷尬。與此相呼應的是在一家網絡店鋪的招商會上,除海爾外,其它家電廠商都沒有到場。從這里我們可以看出,作為一種銷售方式,網絡銷售是有可取之處,但現在就要提及和家電連鎖賣場競爭,和這些連鎖商正在合作的企業多少還是要面臨非常尷尬的局面,廠商不得不對此保持低調的態度。
前面我們提到連鎖商自我意識的膨脹也讓網絡銷售以可乘之機,而原因就在于國內目前的家電連鎖業發展還不完善。中國家電連鎖業經過幾年的發展,現在已經形成了一定的規模,其中以國美、蘇寧為代表,其他還要大中、永樂等等,但就目前的市場份額而言還遠遠沒有達到其他發達國家的水平。國內家電市場一年的規模在5000億左右,而國美、蘇寧兩家市場份額加起來不到10%,相比歐盟、日本、美國市場四、五家連鎖占據60%以上,甚至80%份額,現在國內連鎖企業之間的競爭才剛剛開始。從國外連鎖業發展歷程來看,終都是朝著幾家壟斷經營的趨勢發展,國內的連鎖企業隨著規模擴張的減弱,逐漸面向的是連鎖業之間的相互競爭,那么到時候家電生產廠商必定會從中獲利。
除了連鎖業本身的制度健全,家電廠商與此的關系不斷完善等外部原因之外,還有網絡銷售自身原因也導致現在還無法和傳統賣場相比:那就是購買的對象范圍小和消費者的在短時間無法觀念轉變。首先來說,連鎖店的消費對象基本包括了所有大眾,因為連鎖店的影響力大,大家都非常了解。而銷售的對象只局限于會使用電腦上網,以及了解網上購物的人群,與前者相比,后者的范圍要小得多,僅僅屬于其中的一小部分。即使加大宣傳的力度,讓更多人都了解這種銷售方式,先不說這其中花費多大的費用,要普通的消費者立即接受一種新的消費手段,恐怕很多人的觀念一時之間還無法轉變過來。綜述
網絡銷售作為一種新的銷售方式,脫離實體開店成本束縛后在價格上具有很大的優勢,同時也擴展的家電生產企業的銷售渠道,對市場流通渠道的多元化發展起到了一定作用,但就目前來講,網絡銷售不會對傳統家電連鎖賣場造成巨大的沖擊。與其說連鎖賣場和網絡銷售相互競爭,還不如說兩者之間有其自身的特點和市場定位,應該通過各自優勢的發揮,從體制上不斷發展健全,才能保持市場的穩定和健康發展,同時也給消費者帶來更多的實惠。
家電網絡銷售會搶傳統賣場飯碗嗎?
更新時間: 2006-06-07 13:38:59來源: 粵嵌教育瀏覽量:3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