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gzyueqian
      13352868059
      首頁 > 新聞中心 > > 正文

      從“漢芯”系列芯片造假反思科研成果鑒定

      更新時間: 2006-05-16 17:38:41來源: 粵嵌教育瀏覽量:759

              據新華社報道,5月12日,上海交通大學通報了“漢芯”系列芯片涉嫌造假的調查結論與處理意見。調查顯示,陳進在負責研制“漢芯”系列芯片過程中存在嚴重的造假和欺騙行為,以虛假科研成果欺騙了鑒定專家、上海交大、研究團隊、地方政府和中央有關部委,欺騙了媒體和公眾。目前,陳進被上海交大解除了有關職務,國家有關部委也決定追繳相應撥款和經費。
              陳進必須為他的學術造假行為付出代價,這是咎由自取,毋需同情。值得深思的是,為何他的造假和欺騙行為一而再,再而三地得逞呢?難道那些名曰“鑒定專家”的院士們就那么容易被欺騙嗎?
              在我國,科研成果鑒定制度是科研成果的主要評審形式,它是道“防偽”屏障,至關重要。遺憾的是,在此次造假事件中,正是這道屏障的失守,導致后面的上海交大、研究團隊、地方政府乃至中央有關部委逐級連環受騙。因此,當我們譴責陳進的學術造假行為時,更需要追問的是“失責”的鑒定專家和“失效”的科研成果鑒定制度。
              在此,我們不妨來回憶一些當初那些鑒定專家們的“豪言壯語”。那是在2003年2月26日的“漢芯1號”新聞發布會上,由王陽元、鄒士昌、許居衍等知名院士和“863計劃”集成電路專項小組負責人嚴曉浪組成的鑒定專家組作出了一致評定:上海“漢芯1號”及其相關設計和應用開發平臺,屬于國內首創,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是中國芯片發展史上一個重要的里程碑。
              毫無疑問,這些知名院士、專家們在發布會上的鑒定,成為了“漢芯1號”此后一勞永逸的推薦信,其贏得的諸多榮譽和經費支持與此也有著莫大的關系。然而時至今日,當“漢芯”系列芯片涉嫌造假事件水落石出時,我們卻沒有看到這些鑒定專家們的身影。他們是否應該為自己當初的“豪言壯語”而向公眾作一個交代呢?倘若“漢芯1號”真如舉報人所言,其真偽鑒定其實并不難,憑借專家的學養,一款無法工作的芯片和一款國外公司芯片是無法逃過他們的眼睛的。那么,這些專家們是否還必須為自己當初的草率和不認真的態度而道歉,甚至主動接受問責呢?
              遺憾的是,目前我們的科研成果鑒定制度并沒有要求鑒定專家為此承擔相應的責任。這,正暴露了科研成果鑒定制度的體制弊病。目前,我國的科研成果鑒定會議一般由政府出面主持,科技管理部門既是鑒定的管理者又是鑒定的組織者,同時還是鑒定的監督者。這種政府部門又是“裁判員”又是“運動員”的做法很容易讓鑒定會議流于形式,導致鑒定制度“形同虛設”。同時,這種成果鑒定方式的質量在很大程度上依賴于鑒定專家的選擇,而參與鑒定的專家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鑒定的整個過程中也沒有監督者存在。在這樣的狀態下,鑒定專家自然都抱著“得饒人處且饒人”的心態,誰也不會去做因鑒定而影響同行關系的“傻事”。如此一來,科研成果鑒定會逐漸演變為“科技成果宣傳會”,鑒定專家到場是為了替這個“成果”作宣傳,越是有名望的專家到場越是能為這個“成果”增光。至于科研成果是真是假,早已拋到九宵云外。
              其實,為防止鑒定專家“失責”和科研成果鑒定制度“失效”,目前國際上比較成熟的一種方法是由評估公司進行科研成果評估。也就是說,政府部門必須退出科研成果鑒定領域,把所有的科研成果鑒定完全交給具有資質的社會科技中介機構負責,讓中介機構直接對市場負責。在這方面,我國此前其實早已有“先行者”:2004年底,深圳市政府就在全國率先正式退出科技成果鑒定領域,所有的科技成果交由社會科技中介機構鑒定(見2004年12月2日《深圳特區報》)。既然二年前就有了“個吃螃蟹的”,那么上海等全國其他城市又何妨做第二個、第三個吃螃蟹的勇敢者呢?
              但愿鑒定專家“失責”和科研成果鑒定制度“失效”的悲劇早日不再重演!

      免費預約試聽課

      亚洲另类欧美综合久久图片区_亚洲中文字幕日产无码2020_欧美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桃色视频_亚洲AⅤ天堂一区二区三区

      
      

      1. 亚洲中文字字幕在线乱码 | 中文字幕免费的日本精品视频 | 综合久久大伊人精品 | 亚洲中文一区国产 | 中文国产日韩欧美二视频 | 日本一区二区免费色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