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晶電視在今年季由于全球性增長趨緩,使得臺灣廠商液晶電視出貨也遭遇近期以來首度面臨個位數增長的狀況。根據MIC季臺灣液晶電視產銷統計,臺灣液晶電視季出貨量達180萬臺,比上一季度僅微幅增長6.7%。其中冠捷穩居出貨量,雅新、瑞軒成為二、三名。
由于臺灣液晶電視正在發展階段,2005年出貨量逐季增長率都在2至4成之間,但今年季僅為6.7%。不過由于大尺寸產品出貨比重增加,整體產值比上一季度增長13%,比2005年同期增長158%,首度突破10億美元大關達到11億美元。
MIC指出,2006年季全球液晶電視需求比上一季度增長趨緩,主要由于歐洲市場受到氣候與油價上漲等因素影響,市場需求力疲軟。但由于北美市場家電與渠道大廠持續下單,使得臺灣廠商季產值仍呈現穩定增長態勢。
從個別廠商出貨排名來看,合并飛利浦顯示器制造部門的冠捷連續第三季穩居名。受惠于北美市場狀況不錯,雅新、瑞軒在季躍居第二、第三名,擠下上一季第二名的視達。第四到第七名分別為奇美集團的新視代、明基、廣達、歌林。
盡管面板價格驟降帶動液晶電視終端機種跌價,但也由于32寸以上客廳機種出貨量大幅增加,以及大尺寸、高清晰度的數位機種比重上升,季平均報價達646美元,比上季增長11%。
在尺寸方面來看,除了30寸規格由于面板廠停產,出貨量比前一季大幅衰退5成,其余大尺寸液晶電視持續大幅增長。37寸比前一季增長近一倍,40寸比前一季增長近10倍。目前32寸、37寸、40寸合計占整體出貨近4成。
展望未來,由于臺灣面板廠第6代生產線良率逐漸提升、以及韓國7代、7.5代面板廠陸續進入量產,MIC預期面板價格將持續下滑刺激終端市場需求,未來兩季出貨量可望各有16%、14%的出貨增長。同時由于主流尺寸由32寸上移,下半年40寸以上機種將大幅增加,MIC預期未來代工平均單價跌幅有限,在出貨量持續增長下,臺灣液晶電視總產值可望持續攀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