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來可以使5年的IBM品牌,僅用了32個月,聯想就準備主動放棄了。
兩年前,聯想收購IBM個人系統事業部的時候,大多數人都認為聯想是要借船出海,要借助IBM這個品牌搶占市場,但現在看來事實并非如此,以過往的經驗來判斷聯想的實踐并不合時宜。
按照當年聯想收購IBM個人系統事業部時簽署的協議,IBM給了聯想五年的時間使用IBM品牌。但距協議中止還有兩年的時間,至少在大中華區市場,IBM品牌將不會再出現在筆記本電腦上,取而代之的將是Lenovo.其實到2009年,筆記本電腦家族注定將不會再有IBM的品牌,但它在中國淡出之快,還是出乎人們的意料。
其實,反觀資本市場上,聯想主動回購IBM股權,并允許IBM減持計劃提前,其實都與“去IBM”化戰略一脈相承。
IBM淡出
9月21日,聯想大中華區宣布聯想ThinkPad將贊助AT&T 威廉姆斯車隊F1上海站賽事。2007年10月5日-7日,在上海國際賽車場的“上”字型賽道上,Lenovo和ThinkPad的標志將雙雙出現在AT&T威廉姆斯賽車的車身上。“Thinkpad”是IBM個人電腦中的筆記本品牌,聯想收購IBM 個人系統事業部時,將它一同收購,并具有使用權。
“IBM的商標正在從聯想的產品體系中逐漸消失,筆記本電腦會是這一系列計劃中的步。”一位接近聯想高層的業內人士向《財經時報》透露。
聯想集團副總裁兼大中華區總裁陳紹鵬意味深長地表示,“聯想在中國上海站賽事突出ThinkPad標志,既是聯想一直堅持并持續深化‘雙品牌’策略的體現,同時,也體現了聯想大中華區給與ThinkPad和的資源支持。我們將在大中華區加強聯想與ThinkPad的品牌關聯度,為全球整合提供堅實的后方以及寶貴的經驗。”
雖然,盡管聯想到目前并未有放棄IBM商標的官方說辭,但是從聯想渠道傳來的消息還是表明,從國慶之后,聯想體系下的ThinkPad筆記本電腦將不再出現IBM的商標。
“這是聯想收購IBM個人系統事業部之后,ThinkPad品牌高調獨立亮相。很顯然,聯想的終目的還是希望在全球推廣其Lenovo標識,IBM品牌的‘出局’只是遲早的事情,隨著聯想集團盈利和綜合實力地提升,現在也許是完成品牌交接的時期。”賽迪顧問分析師文芳認為。
三年之癢
2004年,在那場震動整個PC產業的驚天收購中,聯想以12.5億美元的代價完成了對IBM個人系統事業部的“蛇吞象”式的收購。
在收購之后,根據協議聯想獲得了原IBM筆記本電腦“ThinkPad”商標使用權。而聯想有權在五年內根據有關協議使用IBM品牌,并完全獲得“ThinkPad”商標和相關技術。
此前,面對龐大而繁雜的收購,聯想總裁楊元慶在接受媒體采訪時也曾透露雙方的整合計劃分為三個階段。
階段就是雙方的組織架構、職能平臺,以及供應鏈的整合。在這個階段內,聯想希望完成雙方業務的共同采購,但市場與銷售均都保持各自獨立性。這一階段計劃用12到18個月完成。
完成階段之后,聯想集團開始整合旗下兩大品牌的產品、銷售隊伍、渠道以及研發。這個階段聯想沒有透露具體的時間規劃,但這個階段盡數涵蓋了外界及IBM與聯想兩大品牌合作伙伴關心的問題。
第三個階段則是拓展,聯想集團要開始以新公司的名義推出新產品,拓展新業務。
現在,整整32個月的時間過去之后,聯想的信心開始大幅度提升。9月27日,聯想(0992.HK)股票報收5.78港元,相比收購之日,聯想股票的價格已經翻了一倍有余。與此同時,隨著業績的大幅度提升,聯想整合的步伐正在逐步加快。
在2006/07財年,聯想綜合營業額達146億美元,同比增長10%。聯想個人電腦銷量同比增長12%,高于10%的市場平均增長率,公司全年毛利率達創紀錄的14%,如果不包括重組費用,稅前利潤則上升29%至2億美元。
“有了業績作保障,聯想顯然不愿再等待,中國將是IBM品牌消失的開始。”分析師程宏認為。
“雖然此前關于IBM標識的使用在聯想內部有過許多的爭論。但是在中國區,放棄IBM商標卻是我們不約而同的共識。”一位聯想集團內部員工表示,畢竟IBM商標只有5年的使用期,而且在中國,聯想品牌的知名度甚至高于IBM,“更重要的是,我們還有Thinkpad的標識,這個對我們已經足夠了。”
在2006/07財年,聯想大中華區銷售收入在整個公司的比重達到了38%,比上一財年上升了兩個百分點,其市場占有率也從上一財年的34%提高到了34.6%,這也是聯想公司歷史上的紀錄。
“聯想中國區在聯想內部的標桿作用正在顯現,更多的試驗將在這里進行,一旦成功將快速地向全球復制。比如交易型業務模式正在全球多個市場進行復制。”分析師程宏說。
資本聯絡趨淡
當聯想在逐步割斷個人電腦與IBM品牌血脈的同時,在資本市場上的關系也越來越疏離。
2004年12月,聯想集團宣布以總價12.5億美元收購IBM全球PC業務,具體支付方式則包括6.5億美元現金和6億美元的聯想股票。交易完成后,中方股東、聯想控股擁有聯想集團45%左右的股份,IBM擁有約18.9%的股份,禁售期為三年。
但是到了2005年7月,聯想宣布以現金方式回購向IBM發行的4.3億股無投票權的超額股份,購買總金額約為1.5億美元。交割后IBM維持9.99%的聯想集團投票權,占聯想的總股本由18.9%降至約15%。
2006年5月時,聯想集團修改了與IBM的協議,允許IBM在2007年11月之前出售所持有的聯想約15%的股份,比兩年前兩家公司簽訂PC業務出售協議時的規定提前了六個月。修改后的協議允許IBM有序地減少所持股份。今年2月份,IBM出售的聯想股份大約是3.5%,套現約10億港元。
當時業界擔心,IBM的不斷減持會削弱市場對聯想股票和其未來盈利的信心,但事實上,這種情形并沒有發生,相反,包括里昂證券,花旗銀行等國際投行均對聯想維持了買入評級。
中國哲學
9月13日,在聯想老對手戴爾的中國總部所在地廈門,聯想大中華區商用臺式營銷總經理馬?高調宣布正式啟動“聯想揚天掘金計劃”,這無疑是對急于拓展銷售渠道的戴爾有力回應。
今年7月13日,戴爾推出全新商用筆記本電腦品牌Vostro,該品牌主要針對國內的中小企業用戶和有類似需求的教育和政府機構。在渠道方面,戴爾與香港偉仕簽訂戰略合作協議,今后偉仕將會在內地12個省份分銷戴爾公司的筆記本電腦、臺式機和全系列產品。
與之不同的是聯想揚天的掘金計劃更加突出地區差異化,根據各地經濟發展程度不同,聯想集團還將整合自身以及外部的優勢資源,滿足中小企業用戶在融資、互聯網等多方面的需求。在不同的區域選擇銀行、電信和軟件廠商進行合作,向用戶提供針對性更強的解決方案。
“競爭對手還在鋪路,我們已經開始了道路的分級管理,優勢不言而喻。”馬?笑著表示,中國是一個發展中國家,但是各個區域個體之間經濟的發展存在很大的差異,“量體裁衣”無疑是解決差異難題的辦法,這不僅是中國區的哲學,聯想全球也在研究這套模式的可行性,我們肩負著開拓試驗的重任。
“摸著石頭過河,這就是我們中國人的處事哲學。”聯想中國區筆記本電腦營銷總經理儀曉輝解釋道。“在過去接近三年的時間里,面對外界的質疑,天逸和ThinkPad兩個筆記本電腦品牌并沒有產生巨大的內耗,相反它們都取得了超高速的增長,這足以證明了我們探索模式的成功。”
“根據經驗,原IBM公司員工會大量流失,聯想在2005年資金鏈就可能斷流。很幸運的是這一切都沒有發生。”儀曉輝笑著表示。
“在聯想的思維里不會因為受經驗左右而忘記去聯想。世界是變化的,所以只要你想,就沒有什么不可能。”儀曉輝強調。
聯想提前淡化IBM印記
更新時間: 2007-09-30 13:59:15來源: 粵嵌教育瀏覽量:550
免費預約試聽課
- 姓名
- 電話
- 獲取試聽資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