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hat"s your feeling(您對剛才的事件有何感覺)?”從北大百年大講堂出來,剛坐上車,微軟全球副總裁、大中華區CEO陳永正就這樣問比爾·蓋茨。
“it"s OK(還好)。”蓋茨笑著答道。
陳永正這樣問,是因為在蓋茨演講時,LPI中國首席代表高舉一塊寫著“Free SoftWare,Open Source”(免費軟件,開源)的牌子示威。LPI是一家NGO性質的國際組織,是全球的Linux第三方認證機構,Linux是微軟的競爭對手。
而在10年前的中國,反對微軟的不僅有LPI這樣的全球競爭者,還有中國民間的力量和中國企業。1997年,一本《挑戰微軟》的書將微軟描繪成一個帝國主義者,把微軟的反盜版看成入侵行為。
如今,當比爾·蓋茨再來中國,聯想、TCL、夏新、中軟、浪潮等本地合作伙伴結伴前往微軟學習取經。在海南博鰲,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馬云,蒙牛CEO李文俊,維亞康姆CEO、網易創始人丁磊坐在一起聆聽蓋茨的管理經驗。
過去10年,微軟中國處于1.0時代,現在則已進入2.0。4月22日晚,陳永正接受本報記者專訪時說,“這些年,中國的產業環境在成熟,中國企業在成熟,微軟也在成熟,微軟在中國的做法已經與去年不一樣了?!?BR> 獲得政府認可對微軟十分重要
《21世紀》:比爾·蓋茨這次到中國越來越重視公益事業了,在蓋茨的推動下,微軟近會在公益事業方面有哪些投入?
陳永正:微軟在公益事業的投入包括“潛力無限”項目與“攜手助學”助學項目。潛力無限旨在讓50億目前沒有分享信息科技成果的人們分享信息科技的成果,縮小數字鴻溝;“攜手助學”項目幫助那些無力接受教育的孩子。
23日,微軟、河南省政府、信息產業部將一起合作公布2個事情,一是成立河南漯河農村信息化培訓基地,二是宣布信息化大篷車捐贈計劃,主要為農民提供電腦基礎知識普及教育。
微軟計劃在5個省建立這種合作。河南是個省,四川也已經談定了,其他省市現在還不能對外宣布。地方是由微軟與信產部共同決定的。
《21世紀》:還會與哪些部委合作?
陳永正:與發改委、商務部、科技部都有合作,還會與地方政府進行合作。
《21世紀》:填補數字鴻溝是個龐大的工程,僅憑微軟的力量肯定不夠,微軟如何讓其他力量加入?
陳永正:政府的力量就是的力量,此外,微軟還將聯合上下游廠商的力量,既包括中國本地廠商,也包括國際廠商。比如,微軟的信息化大篷車,電腦是海爾捐贈的。
《21世紀》:微軟終希望達到什么樣的目標?
陳永正:蓋茨說過,在全球,要讓50億沒有分享信息科技便宜的人分享信息科技帶來的便宜,在中國的工作是這個龐大工程的組成部分。微軟的這種做法不僅獲得了產業界的認可,微軟作為一個負責任的企業公民的形象也已獲得政府認可,這對微軟十分重要。
與本地伙伴一起成長
《21世紀》:微軟與發改委、商務部的合作主要針對中國企業,具體的計劃有哪些?
陳永正:微軟與發改委的合作歷史悠久。早在2002年,微軟就與當時的計委簽訂了首期合作計劃,這是個金額達62億元的一攬子計劃。去年,微軟與發改委簽訂了二期合作計劃,除了總計35億美元的硬件采購訂單外,還有1億美元的軟件外包訂單,1億美元的培訓計劃。
在與企業的合作計劃中,包括四部分合作,分別為軟件外包、培訓、投資、.net平臺的推廣。不同的企業有不同的專注,比如中軟的軟件外包訂單,創智的電子政務。
《21世紀》:在合作伙伴方面,有沒有什么拓展計劃?
陳永正:原來是4個合作伙伴,現在已有6個。今年,微軟將會發展更多,但目前還不能透露具體計劃。目前,微軟在中國的合作伙伴是中軟、神州數碼、山東浪潮、浙大網新、上海寶信、湖南創智。
我認為,中國的軟件企業應該從三方面入手發展:首先是利用跨國公司,包括微軟的培訓資源,獲得國外軟件公司的經驗;其次做行業應用開發,利用跨國公司的平臺做行業應用軟件的開發;再次是做軟件外包,通過外包學習跨國軟件公司的經驗,學習大項目的管理能力。印度的軟件企業就是一個例子,據我所知,印度軟件巨頭Tata軟件公司就在中國的一個銀行項目中擊敗了IBM。中國企業今后也有機會做成這樣。
《21世紀》:中國的軟件企業應該從行業應用軟件做起?
陳永正:因為中國有很大的內需市場,國外企業不可能了解那么豐富的本地化市場需求;其次,中國企業有更好的渠道資源,不管是在電信、金融、能源等行業都是這樣;而做平臺軟件的企業是微軟、IBM、甲骨文這樣的企業,中國的軟件廠商目前還不具這樣的實力。
微軟中國2.0時代
《21世紀》:微軟過去在中國通過打擊盜版贏利,現在卻更強調與政府合作,與合作伙伴企業合作,有人說微軟中國已經從1.0時代進入到2.0時代了,你覺得是這樣嗎?
陳永正:我覺得微軟比以前更成熟了。以前,微軟更希望美國的做法,或是世界其他地方的做法拿到中國來一成不變地復制;現在,微軟更強調根據中國的具體情況,做一些中國客戶、中國普通消費者理解和支持的事情。同時,微軟更重視配合中國政府做一些事情,這樣更容易獲得認可。
《21世紀》:微軟為何做出這種轉變,除了微軟的內部轉變因素外,有沒有中國外部環境的因素?
陳永正:當然。有兩個因素促使微軟的這種轉變獲得了成功,首先是中國越來越重視知識產權保護,政府、企業都強調使用正版軟件。目前,中國的一、二級城市已經完成了正版化采購,許多發達地區的地市級正版化采購都已經開始了。
另一個原因是中國的企業更強大了。微軟剛到中國時,不管是硬件合作伙伴,還是軟件合作伙伴都沒有成長起來,微軟無法在當地找到合作伙伴。現在不一樣了,在軟件領域,微軟有浪潮、中軟等合作伙伴;在PC領域,有聯想、方正等合作伙伴;在家電領域,有TCL、長虹;在手機領域,有夏新、德信等。這些企業都已成長為十分的企業。
《21世紀》:這是不是與微軟全球的轉型有關?
陳永正:微軟一直都在這樣做。不過我們可以觀察到一個變化,在以前的PC產業,英特爾、微軟掌握著核心的東西,在產業鏈中的話語權比較大。但在互聯網時代,或者是3C融合時代,許多創新都是從下游廠商出現的。像聯想開發了許多創新型的應用,比如數字安全,比如一鍵上網,這些應用創新是十分先進的。今后,下游廠商與上游廠商的關系會發生變化,下游廠商會有更大的創新空間。
微軟大中華區CEO陳永正:微軟中國進入2.0時代
更新時間: 2007-04-27 13:33:57來源: 粵嵌教育瀏覽量:5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