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近年來通用CPU已從單核發展到雙核,使得英特爾等芯片巨頭開始扭轉只注重基于單核處理器提高處理性能的方向以來,多內核技術在處理器領域發展得一發不可收拾。不僅英特爾和AMD等不斷規劃推出四核、八核甚至更多內核的通用CPU,德州儀器等DSP供應商也在將多內核DSP帶入無線基礎設施應用。不僅如此,嵌入式CPU供應商也不讓通用CPU和DSP專美。今天(3月5日)在深圳召開的第十二屆國際集成電路研討暨展覽會(IIC-China 2007)上,美國IntellaSys公司宣布,即將推出一款多達40內核的嵌入式CPU,而該公司更將在明年推出一款包含多達100個內核的嵌入式CPU!
低功耗、多內核、可編程的嵌入式CPU
在此次IIC展會上,IntellaSys公司推介了其三款產品,其中包括SEAforth多內核處理器、Indigita保護內容安全的處理器和OnSpec安全存儲控制器。
IntellaSys公司宣稱,SEAforth多核處理器是半導體行業中一些經驗豐富的軟件和硬件技術專家綜合總共200多年的經驗共同驗制的產品,該產品是在IntellaSys公司的可擴展嵌入式陣列(SEA)平臺的基礎上研制而成的,它提高了一系列嵌入式消費電子應用系統每瓦功耗的性能水平,主要面向消費電子類應用。
IntellaSys公司亞太區銷售副總裁王彥之(Joseph Wang)強調,與面向消費電子應用的其它類型的處理器相比,該公司的嵌入式處理器擁有突出優勢。他表示,傳統的處理器面些不少制約因素,如設計環境不是單一環境,比較復雜,而且由于需要支持的各種規格越來越多,要靠修改硬件來實現對規格的支持并不容易。相比較而言,該公司的嵌入式處理器實現了設計環境單一化,提供有該公司自己的一套以SEAforth芯片的開發為中心的T18編譯器/仿真器開發工具。該工具充分發揮了VentureForth編程語言的效率,除了提供基本的工具用于編制應用系統源代碼之外,還是一套完成的系統開發工具,可以一步步地或者在運行中顯款每個處理器核的寄存器和存儲器內容,處理器核的數量可以從24個到多達幾千個,非常方便客戶的應用開發。
此外,王彥之強調,該公司的嵌入式處理器是一種單芯片的解決方案,它把A/D和D/A轉換和許多處理器核組合在一起,每個處理器的處理速度都是十億條指令。此外,它的I/O功能很強,可以把多個SEAforth芯片連接起來,構成一個海量處理器,用于處理大量任務。
由于SEAforth處理器中每個核都是獨立運作,客戶可以利用IntellaSys公司提供的開發工具進行設置,使其中一組核專門用于處理某項任務。舉例來說,一款40核的SEAforth處理器中,可選擇其中8個核來處理MP3,另可選擇16個核來處理H.264解碼,也可再選擇3個核來支持HDMI,等等。
王彥之透露,該公司提供給客戶測試用的24核(布置成6×4陣列)處理器的功耗約為150mW,而該公司的40核處理器的功耗也僅約250mW。他表示,該公司的40核嵌入式處理器預計將于今年5月或6月推出樣片。而對于該芯片采用什么樣的工藝技術和選擇哪家代工廠,他則沒有透露。
在應用方面,王彥之表示,該公司主要交過款多核處理器瞄準取代FPGA和ASIC的一些應用。他聲稱,一家采用其芯片進行測試的客戶可利用這款芯片取代一塊FPGA板,從而大幅降低了占用空間和功耗。
厚望大中華區市場
王彥之介紹,雖然IntellaSys公司是一家成立僅2兩年的新創公司,但該公司擁有非常好的技術基礎。其母公司TPL集團旗下還有另一家專門負責提供技術授權的公司,據稱目前已經向英特爾和AMD等芯片巨頭提供了技術授權;而IntellaSys則專門負責該集團旗下的芯片的設計、開發與營銷業務。
王彥之表示,今年是IntellaSys公司首度參加IIC展會,該公司非常重視參加此次展會的機會,除了現場展位展示之外,他本人還將分別于3月5日、9日和14日下午在深圳、北京和上海站作有關《針對高端消費電子應用的可擴展嵌入式陣列技術》的主題演講。
王彥之非常看好該公司的多核處理器在大中華區的應用前景,也認為該技術非常適合該地區客戶的需要。在中國大陸的營銷策略方面,他表示,該公司將與中國的知名大學進行合作,將這種新技術引入大學校園,從而教育和培訓潛在客戶;此外,該公司也將吸引與軟件公司合作,希望可以有更多的軟件公司幫助他們開發軟件工具。而在客戶開拓方面,該公司已瞄準5到10家的家電和無線方面的廠商,期望可以深入合作。王彥之透露,隨著40核的處理器將于年中面市,該公司有望在今年第四季度或2008年初在中國深圳設立設計中心,從而為用戶提供更好的支持。
來源:電子工程專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