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東方、上廣電、龍騰光電的合并案三方股權分配比例已經敲定,其中政府方面持股36%控股。
國內三大液晶面板生產集團——京東方、上廣電、龍騰光電的合并案有了新進展。昨日記者獲悉,三方股權分配比例已經敲定:上廣電、京東方及龍騰光電分別持有30%、27%及7%,其中政府方面持股36%控股。
據悉,合并后的新公司暫定名為中國光電顯示總公司,擁有月產TFT-LCD 20萬臺的能力,整合優勢一旦顯現,將對全球尤其是臺灣面板廠商產生沖擊。
聯合源于巨虧壓力
據悉,新公司將采用控股公司方式運作,由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統籌管理。“政府部門控股并不為奇,龍騰光電和京東方本身就有政府背景。”某業內人士向記者表示。但三大集團公司又將在新公司的管理下,保持高度“自治”。據悉,京東方、龍騰光電和上廣電分別擁有國內僅有的三條5代TFT-LCD生產線。
業界分析認為,資金缺口、規模不足以及盈利壓力三大切膚之痛,是促使三企業走向“聯合”的主因。京東方截至去年三季度債務總額高達126.27億元;而已在5代生產線上投入約6.99億美金的龍騰光電,還有5億美元的資金缺口。據悉,京東方2005、2006年京東方的總虧損接近37億元,其上市公司將在今年4月接到退市風險提示。
DISPLAY深圳代表處市場總監張兵告訴記者,“京東方、上廣電和龍騰的合并,將對臺灣面板企業造成影響,這種影響不光是投資第6、7代線的資金實力,而且還有爭取客戶支持的能力。”而據臺灣媒體報道,臺灣面板廠商已意識到三家大陸業者整合將對臺灣二線面板廠商造成沖擊。
深圳聚龍或被“拋棄”
新公司的成立還直接影響到另一家國產面板企業——深圳聚龍光電。去年,創維、康佳、TCL、長虹四家彩電企業與京東方(占股40%)一起成立了深圳聚龍光電。
當時,就有業內專家分析,“京東方不太可能在上海和深圳同時進行大規模的投資,一直在拖后投資時間的聚龍可能會被京東方拋棄。”
如今這一預言似乎應驗,目前,長虹已明確表示退出聚龍,TCL與夏普聯手合建7.5代液晶顯示器,康佳也與中華映管合辦液晶模塊廠。“投資液晶面板生產線風險較大,液晶模塊廠則相對投資較小,風險也較低。”康佳平板顯示公司總經理劉丹昨天對記者表示。
值得一提的是,也有業內人士提出了“聚龍或可并入新公司”的設想,“畢竟聚龍的成員都是液晶面板的使用大戶,這種合并可將產業鏈上下游打通。”
新聞背景
液晶產業的生存法則是“規模=生存”,為了扭轉劣勢而走到一起的競爭對手并不鮮見。如三星和LG-飛利浦長期掌據市場,導致了2006年臺灣的友達與廣輝的合并,而近期還傳出奇美與TPO display、群創光電和翰宇彩星將合并的傳聞。(劉莉)
來源: 信息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