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中關村15000家企業中,IT企業就有8000家,而軟件企業又占了8000家的一半,軟件從業人員有14萬,占全國軟件人才總量的1/3。盡管如此,中關村每年對于軟件人才的缺口都有五六萬人,具有雄厚扎實的技術實力、熟練掌握外語、熟悉國外企業運營模式、具有國際化視野的國際軟件精英相形見絀,培養、儲備軟件人才成為當務之急。上周,中關村管委會啟動的軟件培訓“棟梁工程”又送走了10多個學員,他們赴日進行為期兩年的工作實習。
缺國際軟件精英
中關村管委會副主任夏穎齊表示,中關村并不缺人才。目前中關村有企業15000家,從CEO到普通員工一共有62萬人,都是知識階層高素質的人才。但是中關村卻有很多企業找不到需要的人才,而一些畢業生又沒有工作。中關村一方面要培養合格的大學生和研究生,另一方面也要加大崗前培訓,大學生從課桌到工作崗位還是有一定距離需要過渡的,需要精加工;另外,在一個工作崗位疲倦了的人也需要繼續接受新的職業教育,因為技術發展實在是太快了。
據中關村管委會人才處處長初軍威介紹,目前中關村15000家企業中,IT企業就有8000家,而軟件企業又占了8000家的一半,軟件從業人員有14萬,占全國軟件人才總量的1/3。盡管如此,中關村每年對于軟件人才的缺口都有五六萬人,具有雄厚扎實的技術實力、熟練掌握外語、熟悉國外企業運營模式、具有國際化視野的國際軟件精英相形見絀,培養、儲備軟件人才成為當務之急。
夏穎齊表示,正是這種嚴峻的形勢,促使中關村管委會在資金與政策上支持,產生了“北京中關村IT培訓基地”的個運作項目——“棟梁工程”。該工程啟動以來,已經有100多位學員被送到了海外去實習鍛煉。該工程由北京東方標準有限公司具體實施完成,每年該項目將面向全國招募500名應屆本科和碩士畢業生,為他們提供10個月的免費國際軟件企業開發及外語集訓。培訓和實習結束后,為他們提供機會派往國外軟件企業從事一至兩年軟件開發工作。大約在2008年,中關村管委會將根據相關的鼓勵留學人員回國創業及工作的政策,提供適當的機會及優厚的條件,幫助他們回國創業或參與國內對日軟件企業的技術或管理工作。
培訓機構良莠不齊
夏穎齊認為,中國人的邏輯思維以及單兵較量的能力適合做軟件外包業務。目前我國的軟件外包業務已經對日、韓開口,對美也呼之欲出,加上現在大量的留學生回國,跨國公司日益增多,都對發展我國軟件產業提出了更迫切的需求,中國軟件人才想要在國際上占據一席之地,就必須在海外培養我們自己的人才。
在中關村IT教育領域摸爬滾打5年后,吳雷敏認為:中國軟件產業不僅缺少關鍵技術與核心技術,更缺少國際化的軟件人才。處于世界軟件產業價值鏈下游,軟件企業“小而散”,軟件人才結構不合理,尤其軟件外包領域,缺乏熟悉外包行業、技術過硬,且有海外軟件企業工作經驗,可以直接與國外企業進行良好的業務協作的技術人員,特別是近來興起的從事外包業務工作的橋梁工程師嚴重匱乏。這也是刺激東方標準做“棟梁工程”的原因之一。
另外,記者在與IBM、微軟、HP、聯想等IT企業人力資源部門的人交談時了解到,因為國內IT職業教育培訓機構良莠不齊,這樣的大公司不敢只輕信一紙文憑。的確,目前中國IT市場的快速發展以及企業對IT人才的需求增長,促使IT培訓機構蓬勃發展,不僅造就了北大青鳥、東方標準等一批品牌培訓機構,同時也混雜著眾多的雜牌拼湊機構,在競爭過程中顯現出明顯的同質化。軟件工程師作為各培訓機構的“主打”項目,頻頻出現在各個媒體的招生廣告中,但真正形成品牌具有實力的為數不多,而其中能夠從事軟件外包人才培訓,既教技術又教外語以及外文軟件開發規范,且能夠為培訓者提供比較令人滿意的就業機會的只有少數幾家。
人才“速成”快倆月
在IT行業里,IT技術不能速成的觀點一直占上風。但因為這個行業知識更新換代太快,不僅缺少新入行人才,很多原本是“人才”的軟件從業者,由于知識更新沒跟上,加劇了人才短缺情況。因此有培訓機構針對此塊市場嘗試軟件工程師的“速成”培養。
寒假里,北京東方標準有限公司開設的IT速成班因為學期短吸引了很多的大學生前去學習。記者日前以學員的身份對東方標準進行了咨詢,他們的咨詢員告訴記者,他們的速成班就是一種強化班,要學習的人是需要一定的計算機應用以及編程基礎的。該服務人員介紹說,按照常規他們的這個速成班兩個月內就可以畢業,而且還采取脫產學習的方法。
記者隨后又給達內培訓機構去電咨詢,并詢問他們有沒有所謂的IT技術速成班,該咨詢人員表示,他們的課程基本上是需要5個月才可以學完,如果要脫產學習的話,至少需要6個半月的時間。當聽說記者打聽IT速成班時,她勸說記者,IT技術速成純粹是噱頭,她說以自己在IT界的從業經驗來看,速成班上基本學不到多少東西。
記者在采訪國內做大的IT類職業培訓機構——北大青鳥在京城主要的培訓機構后了解到,由于IT技術的學習不是短期速成的,所以通常寒假里,IT類培訓機構都開始進行內部的人員培訓和調整,因為IT類人才的培訓高潮在年后就要到來。北大青鳥天燦中心寒假聯合搜狐、華為、聯想等眾多知名IT企業開始寒假快班已經滿員了,但這個也只是“所謂”的快班,只是利用學員寒假學習時間集中的特點,對其基礎課程進行補充,而這個班從開課到畢業,前后也差不多需要18個月的時間。
信報記者 鄭江
【相關新聞】
企業并購技術人才安全
企業并購是經常有的事情,IT企業并購似乎更司空見慣了。如果今年你所在的企業發生了并購,你的飯碗會不會受到影響呢?日前,國內專業招聘網站中華英才網通過對全國1200余名白領進行了“并購員工心理調查”,調查顯示,研發人員被普遍認為是安全的職位之一。
在發生并購時,有高達38.80%的受訪者認為“行政、人力資源”部門是危險的;而認為“高層”容易被裁的比例緊隨其后,有32.24%的選擇率;其余如銷售、市場,公關、廣告和生產、制造的選擇比例分別為11.48%、8.20%和7.10%。
該調查還反映出,并購一旦發生,人才集中“跳槽”的風險就已形成。當員工獲知企業將被并購的消息,有38.35%的受調查白領開始尋找新的工作機會,為“跳槽”做準備;另有38.35%的采取觀望態度,靜待事態發展;而主動找上司、人力資源部門了解情況的比例是18.03%;私下向同事打聽情況的有5.47%。
在造成“肯定會‘跳槽’離開”的諸多因素中,的是——工作由“核心”變為“雞肋”,有25.14%的人肯定會因此跳槽;21.86%的受訪者表示當“薪酬福利減少”時肯定會跳槽。而管理者普遍擔心的“出現大幅裁員”和“核心管理層大換血”的比例卻受到較低的關注,選擇比例分別為4.36%和11.48%。
動漫人才 備下3000大學生
上月末,在中國傳媒大學舉行的“2007中國手機動漫發展論壇”暨“T9 All About U ”2006中國手機動漫大賽頒獎典禮上,記者了解到在校大學生已成為手機動漫行業人才儲備的重要目標。
由于手機動漫無論是愛好者及創作者目前人數都相對較少,作為“T9 All About U”市場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由特捷通訊支持的T9校園行活動深入到包括清華大學、中國傳媒大學、復旦大學在內的7個城市的12所重點高校,進行了為期兩個月的知識普及宣傳,所到之處受到大學生的歡迎及積極參與,成功地招募到近3000名T9動漫大使,在為手機動漫愛好者及創作者提供交流經驗、展示自我的良好平臺的同時,又達到了為該行業儲備創作人才的目的。
來源:北京娛樂信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