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多年發展,陳江的電子產業已形成完整的產業鏈。
陳江街道辦事處在1992年就開始了城鎮建設規劃,隨著陳江的發展對該規劃進行了多次討論修改,并花費近200萬元人民幣邀請同濟大學有關專家學者對陳江的經濟社會發展作了全面規劃。預計到2020年,陳江的人口將達到近30萬,城市建筑面積將達到21平方公里,比目前翻一番。
陳江的規劃、城建和實際操作都是按縣城規模,而不是按城鎮規模來規劃和經營的。總體來說,叫做“一心二軸三翼四組團”。一心是指一個商業政治文化中心;二軸是指仲愷大道和陳江大道;三翼就是大欣工業園、五一工業園和東升工業園;四組團是通過河流、道路、防護綠地分割而成的中心組團,五五組團,輕工業園區組團、火車站工業園區組團。
隨著惠州市提出構建“一城三片”理念,即構建惠城中心區—惠陽副中心區—陳江地區的城市空間結構;規劃范圍是市城市總體規劃確定的惠城、惠陽—大亞灣、仲愷—陳江3大組團的核心區,規劃面積約1800平方公里。城市空間發展方向是重點建設大亞灣—惠陽海港工業城市,拓展完善惠州中心城區,優化提升高新技術產業地區,實施“一城三片”功能互動區一體化的實質性空間整合。位于仲愷—陳江片區中心的陳江街道辦事處更是迎來了歷史性的發展機遇。
截至3月底,陳江各類型工業企業已達到512家,季度工業產值累計23.62億元。其中,電子企業61家,年產值超億元的有9家,形成了以世界500強企業三星電子為龍頭的電子企業集群。全鎮電子產業產值達18.19億元,占全陳江工業產值的77%。
近年來,陳江以電子、燈飾特色工業分布為依據,把陳江電子工業發展區域科學地劃分出了北部電子工業組團。這一組團將以“三星電子、德賽、麥科特”等電子企業集團為龍頭,其他配套項目為輔助,繼續積極引進相關項目;同時,切實抓好了五一工業區的土地盤整工作,積極承接仲愷高新技術開展區的輻射,大力引進電子高新技術企業落戶,使五一工業區成為繼三星工業區、德賽工業區和麥科特工業區之后又一陳江電子產業集群。通過加強產業規劃,充分發揮產業園區的輻射和載體作用,促進區域優勢產業發展,使陳江電子產業的集群效益進一步突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