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Strategy Analytics日前發布的數據顯示,由于能夠極大地提高駕駛安全性,對汽車盲點監測技術的需求有望呈指數增長,制造商正在開始以不同的、引人注目的產品加入競爭,該市場到2012年的需求將接近400萬臺。
Strategy Analytics總監Asif Anwar表示,“雷達技術將鞏固盲點監測系統(blindspot monitoring systems)的發展,低成本的光纖方案將形成對雷達系統的競爭。”Strategy Analytics汽車電子服務總監Ian Riches指出:“消費者要求增加汽車安全性,而汽車制造商要給車增加新功能來實現差異化。不僅如此,對安全系統的立法壓力也越來越大。這些因素綜合作用下推動了盲點監測系統的發展。”
盲點監測的兩種主要技術是雷達和視覺系統,其中,到2010年雷達盲點監測系統解決方案將幾乎占據總市場規模的50%。預測表明,安全系統在汽車電子系統美元需求中所占比例,開發基于雷達、光纖和其它新技術的先進感應系統,已經開創了一全新的針對乘用車安全應用的領域。
豪華車制造廠Volvo是個采用該技術的企業,其精制的盲點信息系統(BLIS)采用數字照相技術來監測駕駛盲點,這些盲點對于駕駛員來說是很難發現的。早在1979年,Volvo就是采用寬角外側鏡來限度地減少駕駛員的盲點,從而減少事故的發生,特別是在變道的時候。經過多年改進,Volvo通過增大車窗面積并采用有效的測鏡進一步減少了盲點。采用BLIS之后,基于照相技術的監測系統不斷監視進入盲點的其它車輛。
2001年,Volvo在安全概念車(SCC)上演示該技術,而近該公司再次在車展上演示了新型盲點監測系統。當另外一輛車進入監測區時,報警燈在車外側鏡附近就被打開,車的兩側都以相同的方式被監測。該視覺系統給駕駛員清晰的提示:另一輛車正在盲點區隨行。該系統還會對從后面逼近盲點的車輛及前方將被趕上的車輛向駕駛員報警。此外,BLIS為駕駛員提供了作出正確決策所需要的更寬范圍的外部車況信息。數字照相機被嵌入每一個外側鏡之中,照相機每秒鐘拍攝大量的畫面幀,且系統比較每一幅畫面以寄存進入監測取的車輛。通過對系統編程,還可以在白天和黑夜監測電單車。
上述產品的監測區為9.5米長、3.0米寬。Volvo介紹說,系統應該被校準,使之能夠對停止的汽車、路邊柵欄、防撞護欄、街燈柱和其它路邊設備不報警。該系統啟動速度高于每小時10公里,當進入盲點區的車比駕駛員自己的車速每小時慢20公里且每小時快70公里時,向駕駛員發出報警信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