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國內領先的數字化人才培養解決方案與技術服務商,廣州粵嵌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粵嵌科技)重視本次政府貼息項目,依托自身在中國教育與人才成長行業積累的豐富經驗和優質資源,為客戶提供專項貼息貸款支持方案。
近一個月來,涉及到高校(含高職)的教育信息化相關政策十分密集:9月13日,國務院常務會議確定專項再貸款與財政貼息配套支持高校院所、醫院、中小微企業等領域的設備購置和更新改造,總體規模為1.7萬億。截止日期均為2022年12月31日。
9月14日,教育部發展規劃司下發紅頭文件《關于教育領域擴大投資工作有關事項的通知》,明確專項貸款重點支持范圍包括:高校教學科研條件及儀器設備更新升級、學校數字化建設,包括校園網絡及信息管理系統提檔升級,高性能計算系統,信息中心建設,智慧校園,智慧教室,數據中心的國產代替、實驗實訓等資金的投入建設。要求各個學校于9月18號將建設內容提交到教育部。
9月28日,中國人民銀行宣布設立設備更新改造專項再貸款,額度2000億元以上,支持金融機構以不高于3.2%的利率向教育、實訓基地、產業數字化轉型等10個領域的設備更新改造提供貸款,加上中央財政貼息2.5%,今年第四季度內更新改造設備的貸款主體實際貸款成本不高于0.7%。截止日期均為2022年12月31日。
可以看出,此次貼息貸款重點支持職業院校、高等學校教學科研、實驗實訓等重大設備購置與更新改造。此前,國家對基礎教育的信息化支持力度較大,這次又加大了高校教育信息化的投入,對于教育信息化行業來說意義重大。作為國內領先的數字化人才培養解決方案與技術服務商,粵嵌科技高度重視本次政府貼息項目,依托自身在中國教育與人才成長行業積累的豐富經驗和優質資源,為客戶提供專項貼息貸款支持方案。
01、支持建設方向
在人工智能、大數據、物聯網等新一代信息技術高速發展的情況下,對于高校學科專業建設的數字化轉型與升級已經迫在眉睫,各個院系均面臨IT設備老舊、現有服務器當中缺少高處理能力高性能的服務器、缺乏現代化數字化教學實踐系統平臺等問題,導致傳統專業與新一代信息技術缺乏教學實踐條件環境、IT類專業教學過程中實驗實訓從算力到平臺無法支撐等等問題。粵嵌科技憑借自身十余年的高校合作經驗,與高校數字化人才培養發展共同成長,積累大量的教育經驗,將高性能智慧設備與教學資源及教科研平臺融合拉通,構建完整的產教融合實訓基地方案。
粵嵌科技充分發揮教育行業總集能力,為高校智慧教育提供一站式的信息化建設服務。構建教、學、研、管、訓一體化的產教融合實訓基地,創新融合,致力打造中國高校智慧教育建設標桿,通過新工科公共基礎實訓平臺,嵌入式實訓平臺、物聯網實訓平臺、機器人/智能制造實訓平臺、大數據與人工智能實訓平臺,<全場景>打造產教融合實訓基地。
02、廣州粵嵌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粵嵌科技作為國內領先的數字化人才培養解決方案與技術服務商,承擔著“以技術創新和產業實踐引領工程教育改革,使能教育服務于時代發展”的使命,面向高校、企業、政府提供豐富的人才培養及人才綜合服務?;谪S富的產業經驗及產教融合經驗,粵嵌科技從企業及行業實際用人需求為出發點,精專理論知識、強調實戰操作、還原生產場景、聚焦綜合能力培養。在注重專業技術人才培養體系的同時,粵嵌科技還特別注重“專業綜合能力”培養體系建設,即通過對編碼能力、創新能力、復雜問題解決能力、學習能力、專業理論應用、職業素養等專業能力評估,對標企業及行業用人標準,不斷提升參訓人員的職業能力及專業能力。
在人才培養領域,粵嵌科技以新一代信息技術為核心,涉及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人工智能、軟件開發、智能硬件、移動開發、虛擬現實、互聯網應用開發、網絡安全、軟件測試、UI設計、全媒體運營、鴻蒙系統、H5前端等主流方向,培養人才近10萬,并在上述領域創建200多所全國大學創新創業實訓基地;100多場師資培訓;200多個校內外實訓項目,具備強大的資源研發能力及師資團隊。
在與高校合作領域,粵嵌科技匯集校企優勢資源打通課程研發、雙師師資培養、教學模式升級、實踐能力提升、學生就業服務的全方位產教融合,已與全國800多所高等院校開展合作。基于產業升級背景共同優化人才培養解決方案,在培養方案中融入新技術、新模式,現已推出幫助院校實現教學數字化的智慧教學云平臺——I-teaching教學平臺。承接500多所院校專業實踐項目實訓教學實施任務;與10多所院校共建產業學院;幫扶400多所高校建立校園眾創空間,為大學提供創新創業實踐服務?;谝匀藶楸镜娜瞬排囵B理念,以學生成長為中心,以就業為導向,注重學生“專業綜合能力”的提升,對標企業及行業用人標準。深化校企合作協同育人模式改革,促進產教深度融合。
在與企業合作領域,基于對產業用人需求的深入洞察,粵嵌科技先后與金融、電信、制造、交通等行業龍頭企業展開合作,將先進信息技術、數字人才培養體系與管理方法引入客戶組織,將數字技術與企業需求相融合,進而釋放數字化轉型的真正價值,不斷提升企業持續發展能力和數字化競爭優勢。目前公司已與華為、阿里巴巴、大疆創新、商湯、科大訊飛 、中科物棲等企業及研究機構展開教育實踐與探索,賦能產業人才培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