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歲的我,離開工廠流水線,舉目四望,在這個繁華的城市里,我雖然呆了10年,但依舊沒有歸屬感,離開工廠后也不知道自己能夠干什么。馬上就要到30了,人生依舊處在層,看不見向上發展的任何可能。
我明白,如果我不從流水線上跳出來,未來更加沒有發展的可能,工作10年,積蓄不多,如果不在30歲之前重新改變人生賽道,那么等待我的或許是一個狹窄又艱辛的未來。
在網上看到粵嵌IT招生的時候,我有些猶豫,到底要不要去。之前聽朋友的建議讓我轉行到IT試試,他說,如果學到技術,改變人生的希望比較大。但我,對IT行業一無所知,積蓄有限的情況下,如果這個IT培訓班不能讓我學到技術的話,那我工作十年的存儲可能就要打水漂。
掙扎了一周,我終決定來到粵嵌試一試,給自己一個機會。沒想到一來就收到老師們的熱情接待,他們耐心的回答一些現在看來很愚蠢的問題,不介意我年紀大了,還告訴我畢業有機會進入合作企業,讓我安心學,只要不怕苦,就沒有學不會的。
活了28年,唯有吃苦我是不怕的,所以我決定在粵嵌學Python語言,從零開始,慢慢的讓自己變得更好。我明白和其他同學相比我沒有年齡優勢也沒有家里的支持,從一開始就要靠自己,底子又不好,唯有努力才能補上。別人花學的,我就花兩天,別人出去逛街,我不去,我希望能夠把所有時間放在學習上。
終,我是當年Python語言那幾個班里個拿到offer的。同學小聲和我抱怨這個offer待遇不好,這個offer薪資給的不理想,這個offer上班地點太遠,我耐心的傾聽,做一個合格的樹洞。因為年輕時候的我也是這樣的,抱怨為什么家里窮,明明考上了大學卻不能上,為什么我要在流水線上日復一日的干著這樣的活,為什么我的家里人不能養活自己,我這么辛苦賺錢還要分一半給家里...后來抱怨多了,生活依舊沒有什么改變,我就明白了,這些抱怨只能是一時的情緒發泄,如果不行動永遠改變不了現狀。
拿到offer那天,我一個人找了一家大排檔,點了一大桌的燒烤和一箱啤酒,一邊吃一邊笑,眼淚不爭氣的留出來,我在心里告訴自己,我已經不在是那個被困在流水線上的農民工符號了,我也能坐在明亮的辦公室里,為自己的未來奮斗。初級Python工程師只是起點,以后我要做技術總監要做行業大牛,要在這個城市買房買車落地生根,我相信只要我努力,這些都會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