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員背景:工科男,23歲,國內普通一本。
學員成就:拿下三家上市企業的offer,薪資分別為7k、9k、14k。
學員感悟:青春歲月的迷茫無知和困惑,在校園秋招和春招中走出了一段屬于自己的就業之路。
學員分享:
馬上要離開學校、進入社會,心智還尚淺,對商業世界和人情社會運行的規則毫無認知。跟大多數20多歲的同齡人一樣,如何才能快點度過這段又窮又迷茫的歲月,是我需要攻克的難題。
我曾無比糾結痛苦,是考研回避壓力,還是考公務員頭破血流的殺進體制內混口飯吃,或者是投靠親友(本人舅舅和姨夫都在企業中擔任中高層職位,沒畢業的時候家里人就告訴我畢業后可以投靠他們),亦或是到社會上隨機搏一把。
隨著大三一節就業指導課上老師的指點,我開始有了職業方向的思考,人生這道題應該怎么走,我想明白了。
其實,社會生存的本質跟職場的本質是一樣的,都是等價交換。你有什么樣的能力,就會體現出擁有什么樣的資源,得到什么樣的收獲。與其一開始就想要不要去投親靠友,依賴親友的資源去置換一個落腳點,不如好好分析,我有什么能力可以讓自己離開學校和父母,在社會上找到一個生存的支點。
我的優點是:性格開朗,擅長溝通,動手和實踐能力都比較強。缺點是:不喜歡死記硬背,人情世故不是特別懂,也不太喜歡文字或者文案類的工作,上就業規劃課的老師告訴我,我就是典型的工科男,優點和缺點都很明顯。
作為一本的普通學生,我的基礎不算好也不算差。大二在實驗室待了一個暑假,因為自己的原因,并沒有繼續堅持下去。一來是自學太容易懵,越學效率越低;二來自律性也不太強,看到實驗室有學長玩游戲,忍不住也跟著來幾把。后來看看宿舍的室友也在打同一款游戲,想想何必大老遠跑去實驗室……就這么靜悄悄地中斷了自己的自律自學之路。
可是,人生要做的功課,早晚都逃不掉。
總結一下,大學三年,似乎都不太閑,每天都有課、有活動、有實驗、有安排……可是臨近期末,越來越心虛。
經過一些衡量和思考,我來到了粵嵌的精英工程師秋招就業班。
四個多月的學習轉眼就過去,到了終定薪資的面試環節,我發現真的像就業課上老師講的一樣,企業也不是不要人,也不是給不起工資,而是企業的思維和學校里學生的思維完全不在一個頻道中。
企業是很現實的,要么看中人才有沒有性價比,就是性能和價值的比例是不是合理。什么性能?就是能干活,能干有價值的活。一個蘿卜一個坑,蘿卜要稱職,能滿足人家的需要,就會值錢。
想想自己當初還沒進入大三,坐在學長的桌子面前聽學長說怎么談判薪資啊,怎么推測對方的五險一金額度高不高啊……現在覺得很好笑,也很幼稚。就像在某軍工類國企擔任hr的小阿姨跟我們講過的,薪資不是靠談判出來的,每個企業都有薪資標準矩陣圖,什么學科背景、什么學歷、多少項目經驗、什么層次的動手能力,幾個簡單的指標和考核就能評估出你的薪資來,在區間內自動生成,根本不是談判談出來的。
能拿到什么樣的薪資,基本上是決定好的。所以還是比較慶幸自己想得開,把學習放在日程里,終得到了一定的經驗和能力,面試的時候緊張歸緊張,項目經驗在手,多少還是比較有底氣的。
經過粵嵌導師一系列的指導和啟發,終拿下3家上市企業的offer。這么短短一句話,過程當真一言難盡。想說的是,終于沒有辜負青春,完整的為自己的就業之路劃了句號。同來的兄弟,也拿了兩個offer,終我們選擇一起去同一個城市,相互有個照應。不過他薪資比我高,入職就破了萬。當然,以后發展怎么樣,那就要看八仙過海各顯神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