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PSTN是固網的2G,實施智能化改造后,固網步入了2.5G,而軟交換網絡可以稱為第三代固網(固網3G),那么IMS/FMC將帶領固網走向B3G時代。
移動通信界提出的IMS與固網通信界提出的軟交換,其基本思想和目標是一致的,都希望建立基于IP的融合與開放的網絡平臺。從標準化和技術成熟度來看,基于軟交換構建固定NGN更為現實,難度也較小,國內外已開展了大量的商用試驗。而從技術趨勢來看,由于IMS的理想是建立與接入無關、能被移動與固定網絡共用的融合核心網,即能夠為使用2.5G、3G、WLAN和固定寬帶等不同接入手段的用戶提供融合業務,開放與融合程度更高的IMS代表了未來的發展方向,代表著固定與移動網絡融合的趨勢,更有前途。
可以說,基于軟交換的網絡(包括基于IMS思想開發的軟交換)只是NGN發展的初級階段,我們將之稱為固網3G;而利用IMS在控制層實現FMC則是NGN發展的階段,不妨將其稱為后三代固網(固網B3G)。
從固網的演進歷程,我們可以看到“融合”這一基本趨勢,固網2.5G(固網智能化)實現了用戶數據的統一管理以及話音增值業務的融合,固網3G(軟交換網)實現了話音與數據業務的融合,固網B3G(IMS/FMC網)將實現固網與移動的全面融合。
但固定接入與移動接入終究有不同的特征(如不同的認證鑒權手段、不同的編號方式、不同的安全策略,對移動性管理的不同要求、不同的運營管理模式、不同的業務特性等),所以要將基于移動通信發展起來的IMS體系應用到固網中還需要進行大量改良。雖然今天NGN設備商言必稱IMS,即便是固網軟交換設備也都在依照IMS架構開發,但完全標準化、能實現固定移動融合的IMS體系架構和相關協議的成熟尚需假以時日,建立固定與移動網絡的統一控制層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隨著融合的加深,傳統固網、移動網、寬帶互聯網甚至有線電視網等界限將會逐步消失。到那時,無論是固定網還是移動網,“代”的概念已不重要了,我們將迎來一個融合通信時代。
B3G時代,移動通信與固網通信界限將消失
更新時間: 2006-05-05 16:17:16來源: 粵嵌教育瀏覽量:591